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校园里的"股民族":第一只股票由老师推荐
来源:中新社      2007-2-12 9:13:00
 

    

    漫画:论股市“泡沫”中新社发唐志顺作 


    2006年的中国股市喷射出十年难遇的牛市气焰,吸引了大批新股民入市。

    这其中有一部分“特殊人群”最近引起了外界的注意,他们就是股民大军中的“大学生一族”。

    大学生股民已悄然成为大学校园里新的时尚人群。

    调查中,记者发现,学生炒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世家子弟,父母都是老股民,自小耳濡目染;第二类,科班出身,就读于经济金融类相关院校,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第三类,草莽英雄,半路出家,凭一腔热血投身股海。

    世家子弟:初中时姥爷成“马仔”

    初中时,父母就赞助了一万多块钱给他炒股,那时候还不能网上交易,炒股要到交易部去。他还是个上学的孩子,没时间做这些。于是,姥爷成了他的“马仔”,他选股票,托姥爷去给他交易。凭着感觉和父母提供的小道消息,他建“老鼠仓”,买卖杭钢居然也赚了几千块钱。后来遭遇了崩盘,割肉之后算算总账,还是小赚了几千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大三学生赵越说起他的下“海”经历,时间之早令记者咋舌。

    受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赵越从小就对股票感兴趣,但是由于学业的关系一直没有自己操作。2006年8月,赵越到了一家基金公司实习,公司的氛围和股市的走好,让他又萌动了炒股念头。这一次,他在湘财证券开了户。

    刚开始,赵越主要盯沪深三板的蓝筹股,大盘好的时候盯着主流股买。“现在大盘不好,主流股都出了,”他就买次新股。刚开户的时候配置的是“上海汽车”,也买过“中国国航”

    “上海汽车涨了就换了,从5块5到9块,赚了一千多块。”赵越说。

    目前赵越手里有三只股票:江苏国泰、承德钒钛、银鸽投资,投入配比分别是8000、9000、6000元。

    “中国国航是我比较骄傲的一笔,国航比较特殊,上市时是两块八的价格,大股东承诺如果到不了两块八会回购股份,我当时觉得它的价格偏离价值,但也是直到五块才决定配置,到了七块五的时候觉得已经到了目标,基本上是在顶峰出的。我的原则是给定PE值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如果技术没有走坏,可以持有,如果反之,坚决清仓。”

    “但是我不碰期货,主要是有心理阴影,父亲的公司做伦敦铜,就赔了500多万。”赵越向记者补充道。

下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