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盲目消费 今朝借钱回家
寒假到了,校园里随处可见拎着行李回家的大学生。不过,也有一些大学生因为提前透支了生活费,不得不借钱回家,一时间大学生宿舍里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骤然多了起来。 小赵是某高校中文系大三学生,为了买回家的车票,他正到处找
人借钱。其实小赵每个月都能从家里领到1000元的生活费。不过,因为这学期交了女朋友,平时两个人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十一”又到青岛玩了一趟。“一个人的钱两个人花”,结果自然是“透支”。“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跟同学借路费回家了,下学期开学再还吧。”小赵说。
历史系的小汪也是靠同学“救济”才买到回家车票的。这学期,她从网上看到一款新出的银色苹果手提电脑,尽管此前已经买了一台台式电脑,但她还是狠心刷卡花了1万多元买下了。因为怕被父母骂,小汪只好把父母提前给她的半年生活费都取出来还了透支款。几个月来,小汪一直靠省吃俭用和向同学借钱“艰难度日”,更不要说购买回家的车票了。
由于平时生活缺乏计划和非理性消费,像小赵和小汪这样靠“借债”度日的学生并不是个别现象。记者在高校中随机调查了30位学生,其中有一半曾经向同学、老乡借过钱,约有三分之一是几乎每个学期末都要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