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打杂”是大学生实习的必修课?
来源:辽沈晚报      2007-2-6 9:42:00
 
    大学生实习面对“打杂”的尴尬,该如何面对

    寒假来临,大学生压根儿没闲着,四处找单位去实习。

    然而,好不容易联系上实习单位,却又面对“打杂”的尴尬,原因是什么?面对一份“打杂”的工作,大学生该不该做,又该怎样做?

    遭遇尴尬———“单位”不愿要实习生

    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是必然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在这条不断升学的校园轨迹上行进,自然缺少工作的实践经历,但用人单位说了:“企业追求的是效益。”企业大多不愿意分出精力为实习生安排指导老师。有的企业出于对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考虑,也不愿意接收实习生。

    因此,大学生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大四一开学就开始物色,可往往都到了寒假也没找到,最后只好靠亲戚朋友找“关系”来解决。

    尤其是那些专业性非常强,如技术、司法、医疗等专业的学生找到较好的实习单位更是困难,“只有托关系,走后门才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一名大学生说。联系实习的方式虽然有很多种,比如通过学校推荐,到人才市场咨询、报名,通过自己毛遂自荐,但效果总是没有“找关系的”好。

    实习遭遇“打杂”的尴尬

    好不容易找到了实习单位,可有些学生做了没几天,就以学不到东西为由当了逃兵。理由大多是:实习的内容太单调,无非是发传真、打电话或打印文稿,被老员工当“打杂的”使唤,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都派不上用场。

    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存在差距,这是用人单位不给学生正常业务的主要理由,“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怎么放心把手头的任务交给一个实习生。”一位企业经理说。

    因此,企业安排了一些简单工作给实习生,而大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实习生整天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打电话,散漫作风也暴露了出来,工作中情绪不好,也不努力,遇到挫折或失败就以论文、家里有事为借口,草草结束实习。

    如何面对———该如何看待“打杂”

    “打杂”客观存在,抱怨也不少。对此,辽宁省人才中心就业指导老师孙凤歧持有不同的看法。“打杂也是认识一份工作的过程。”

    就算一个新招聘进来的正式员工,也要从小事做起、底层做起,更何况是尚未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呢。“作为新人为什么不能‘打杂’呢?而且从对待小事的态度上,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连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如何能让人对你有信心,将更重要的职责交付给你?”孙老师说。

    手上做的事虽小,但却能因为宽广的眼界而变得意义重大起来。在“打杂”的日子里,正是了解工作流程,熟悉业务知识,寻找自身差距的好时机。“把实习的岗位作为了解一个行业的窗口,处处留心,多观察,多思考,收获才会更多。而实习一般都会有正式的员工来做指导老师,这就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孙老师说。

    “打杂”中也不是完全接触不到正规业务,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事友好相处、与外界沟通中提高独立处事和处理困难的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而这些都是日后作为一名职场新人的必修课。”孙老师说。

    “打杂 ”也是从业的跳板

    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常常抱有把实习作为跳板,希望实习单位变成自己的工作单位的想法,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因此,实习时即便是“打杂”,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孙老师对于大学生实习的建议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眼尖”、“手勤”和“心细”。

    眼尖:眼尖包括“观察”,再者就是有“眼力见”。作为一名实习生,在单位里首先要不给人家添乱。虽然有指导老师,但提问也要看准时机,别在老师正在忙的时候去打扰人家的正常工作。在初步了解了行业的内部运作后,要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岗位上的具体工作,为以后的就业打基础。

    手勤:尽管是实习岗位,也不要有丝毫懈怠的想法。不能把自己还看成一名大学生,而要像正式员工一样严格要求自己,熟悉单位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

    心细:除了指导老师交代的工作要用心去做,还要细心地记录观察,最好做实习日记,将每天的收获、感触和遇到的问题,企业的信息都一一记录下来,这不仅会对学习有益处,而且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会有帮助。

    此外,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比较重视责任心、自信心、意志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在实习期间也要有意识地培养。首席记者 李倩倩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