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不要让学校失去历史记忆
|
来源: 现代教育报 2007-2-3 9:21:00 |
|
新的一年到来,2006年学校的档案是否已归档?笔者发现,目前许多学校的档案工作往往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一个弱项,主要体现在许多细节上:相当多的学校把档案作为“农家的杂物堆积”,即使有了档案柜,也堆放得七零八乱;资料收集不及时,散失严重;资料不齐,对各处室缺乏归档要求,档案里反映不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立档不科学,档案里反映不出学校的办学全貌,查阅档案也很不方便。可以说,不重视档案工作将可能导致一所学校失去历史记忆,对未来发展不利。 确立建档意识。学校管理者要按照档案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归档等制度,使其工作开展有章可循。 学校管理者应督促分管部门按上级和学校档案部门要求做好应做的工作,把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材料收集起来。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反映学校特色档案资料,为学校形成特色奠定丰厚的信息资源基础。 建立展示平台。校史是透视一所学校的窗口和名片,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校史编撰工作,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立校史展览室或者学校档案网站。要广泛发动师生及更多校友参与这项工作,对符合校史展览馆收藏范围并予以收藏的物品,学校要登记造册,对捐赠者颁发收藏证明,并采用适当形式标注收藏品的提供者、对藏品提供者进行奖励等。对未收藏的物品,要及时退还提供者。对所有提供物品的师生及校友,学校要赠送专门纪念品。 发挥档案作用。学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档案利用,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服务。例如,学校管理者可以把各备课组的备课电子资料、学生作业电子资料、教学课件等存档,作为下一年备课组备课、教学时的参考;基建档案为学校基本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材料,各类新建、扩建、改建、维修的基建项目在动手之前应该查阅基建档案;可以让音像档案在庆典宣传活动中展示魅力;利用校史展览室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社会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管理者要打破“白纸黑字才为据”的传统观念,重点解决好电子档案资源安全的存储和开放,让学校档案工作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