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培养专业化的大学生辅导员
来源:人 民 网      2007-1-19 9:39:00
 
     ●一名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必须是一名具有专业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学生在专业上有共同语言;另一方面又必须具备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学生发展等相关知识和能力

  ●通过专业化培养帮助辅导员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职业精神、熟悉专业知识和掌握实践技能。提高理论素养是专业化培养的核心,增强职业精神是专业化培养的基础,熟悉专业知识是专业化培养的重点,掌握实践技能是专业化培养的基本要求

  ●着力构建市级和各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两个层次,融教学、科研、交流三位一体,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四种类别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好,帮助辅导员形成与其岗位职责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

  ——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质

  辅导员岗位是一个复合型的岗位,集思想教育、学业辅导、成长指导功能于一身。一名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必须是一名具有专业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由于一方面辅导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学生在专业上有共同语言;另一方面辅导员又必须具备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学生发展等相关知识和能力。

  为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养。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养,使之掌握高校德育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提高工作绩效,全面有效地履行辅导员职责的过程。据调查,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倾向。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有利于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知识化和高学历不等于拥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由于部分辅导员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储备,因此,他们在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各种复杂局面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辅导员能力和素质的专业化培养。

  ——准确把握辅导员素质和能力专业化培养的科学内涵

  “立德树人”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也是辅导员素质和能力专业化培养的目标指引。要增强辅导员的“立德树人”能力,就应当通过专业化培养引导辅导员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职业精神、熟悉专业知识和掌握实践技能。

  提高理论素养是专业化培养的中心。政治性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属性。这就要求辅导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把党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性要求与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人生导航服务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

  增强职业精神是专业化培养的基础。就是要使辅导员从思想上认同和热爱辅导员岗位,树立职业信念,引领专业行动。职业道德素质也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工作很多时候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发挥榜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带动学生。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熟悉专业知识是专业化培养的重点。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合型的工作,需要以多种学科为基础,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如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相关的一系列人文学科知识,如美学、哲学等知识。

  掌握实践技能是专业化培养的基本要求。辅导员工作有许多载体,这些载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掌握实践技能就是辅导员对这些载体的有效运用。要善于运用谈心、专题教育、课堂教育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发展;要利用好党团工作、学生组织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生活园区建设等途径和载体,做好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在开展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和咨询辅导工作。还要参与处理好涉及大学生的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加强对辅导员素质能力专业化培养的制度保障

  要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除了把好入口关,做到“高进”外,完善培训制度是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这不仅有助于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还能让辅导员增强发展后劲。

  构建辅导员素质和能力专业化培养的培训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自身、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应当着重进行基础性培训,教育系统着力进行拓展性培训,社会努力进行发展性培训。这既能够引导辅导员掌握基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又有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能够实现专业化培养和多样化发展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理念。因此,我们应着力构建市级和各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两个层次,融教学、科研、交流三位一体,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四种类别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

  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也是一门科学,培训应当着重体现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就是将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纳入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规划,通过相应层次的培训,使之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激发职业发展潜能,提高职业能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养。针对性原则就是强调培训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紧密联系新的形势和任务,联系辅导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系统性原则就是注重面上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在开展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分类培训,鼓励和培养有兴趣、有能力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专家型学生工作者。有效性原则就是促进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相协调。实现培训资源有效整合,加强培训管理和考核,遵循教育培训规律,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模式。

  具体培训工作应当实现培训目标的层次性、培训课程的菜单式、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和培训管理的动态化。培训目标的层次性就是根据不同类别辅导员的特点,分别就受训层次、职位需要、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等具体指标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同时对辅导员提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培训课程的菜单式就是根据按需施教的原则,采取以专题设置为主的菜单式、选择式的课程模式,让不同层次的辅导员各取所需,在完成基本素质培训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培训方式的多样化是要在培训中依据培训对象和课程内容,设计不同风格的培训方式,主要有自主参与型、重视实践型和互动交流型三个方面,引导辅导员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提高与相互提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训管理的动态化主要是根据培训情况的动态,实施跟踪管理,建立科学、准确、灵敏的信息服务系统与网络,不断发现和推荐优秀授课老师,完善对辅导员素质和能力的动态考评体系。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