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贫困大学生带200元入学 四年未向家人要钱
来源:《扬子晚报》     2006-2-27 14:25:00
 
  本报讯 除了大一刚入学时从家里带了200块钱生活费外,大学4年全靠打工维持生活,竟从未向家人伸手要过一分钱!高校开学伊始,扬州大学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经历,感动了身边的人。

  小伙子名叫李正瑞,是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体教0203班学生,父母亲的月收入加起来不足千元,还有两个弟弟正在读高中,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小李告诉记者,4年前,他含着泪,揣着家人东拼西凑的1200块钱来到扬大,交了1000元学费,去掉100多元车费和必需的生活用品费,身上只剩70元钱!生性倔强的李正瑞不想向家里开口,先向班主任借了150元钱,度过了艰难的第一个月,然后向学校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帮保卫处看车。

  月工资虽然只有200多元,但小李精打细算,每天吃饭只花6元5角钱,为了节省费用,他连热水都舍不得打,一年四季用冷水洗脸,学校内的洗衣房从来不见他的身影,不管多厚的被褥、衣服,都是自己动手洗。为了交学费和维持基本的开销,李正瑞什么活都肯做。大一时,他找了份送牛奶的工作,清晨5点就起床,把100多瓶牛奶送到每个楼层的同学手里。送完牛奶后,他又匆忙跑回教室看书,到晚上还要“盘帐”到夜里1点多。小伙子告诉记者,当时实在太累了,有时候两条腿都不听使唤,可自己不能休息,一停下来也许当天的饭钱就没了。这样过了一年多,小李的体重迅速下降,体质也大不如前。李正瑞学的是武术专业,到了大三专业训练量非常大,为了保证自己能顺利完成学业,他不得不放弃送牛奶的工作,又找了3份家教。用他的话说,他不知道大学的双休日是什么滋味,他所有的时间全用在打工上了,尤其到了寒暑假,其他同学都开开心心地回家,他仍留在学校打工,筹集下个学期的生活费。暑假里,最多的一天他做了12个小时的家教,晚上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真想大哭一场!

  采访中熟悉的同学提到李正瑞,没有一人不竖大拇指,大家对于自强自立、家贫志坚的小李十分钦佩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