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扬州名小学出台新规 上学“不背书包”
|
来源:《新华日报》 2006-2-18 14:16:00 |
|
在孩子们高呼“不背书包,好爽啊”的同时,这则消息却立刻在社会上炸开了锅。记者闻讯找到该校副校长王国君时,王副校长说,“刚接到了一个家长电话,说我们是在‘残害’孩子,甚至还说了些更激烈的话,不过情况还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糟。大部分家长还是表示支持的。特别是低年级家长更能理解校方的一片苦心。”
【不是“没有作业”】
王副校长说,“我们就想从看起来很小的‘作业改革’上来探讨实实在在的‘减负增效’。有人说我们此举有做秀嫌疑,是理想主义,其实我们是做了充分研究的。要求不背书包,不是没有作业,而是将作业时间前移至校内完成。仔细算一下,我们小学每个班每天都有25分钟的小自习时间以及35分钟的解难班,过去老师随意性大,这些时间高耗低效,其实这一个小时足可以完成当天的作业。”
【老师“洗”出精品】
“我教语文15年,我的经验是学科知识做来做去,10分钟的机械作业和一个小时的差别不大。教师要精选各种试题,题目要典型,既不让学生做非常熟练的作业,也不能让学生做想破脑袋也做不出来的作业。这个主要责任承担者在教师。”
该市教育局教研室辜伟节主任认为,为了保证脱离书包的孩子们学习质量不下降,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致化、最优化。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把学生最需要的知识“洗”出来进行教学。
【家长“背上包袱”】
学生放下书包,“受罪”的还有家长。虽然大多数家长对此举表示欢迎,但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此举让家长的负担加重了。最有抵触情绪的高年级家长认为,学校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现在市区的重点初中还是考试凭分数上学,如果万一不背书包回家却降低了学习成绩,那怎么办?甚至提出“我们不希望孩子成为学校改革的牺牲品。”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