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依托人才市场,拓展就业服务功能。依托人才市场,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定位功能、用工监测功能、岗位配置功能、网上招聘和远程招聘功能以及劳务对接输入功能,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服务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立足产业定位,扩大就业增长点。搭建用工企业与求职者沟通对接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政策咨询、用工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劳动者求职难的问题。 三是工作重心下移,创建良好就业服务环境。以社区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全面向社区延伸。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充实现代化办公设备设施,强化信息动态管理,实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标牌、服务标准、工作流程、相关制度、办公设施、网络管理六统一,努力打造一流的就业服务窗口。(东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