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热书排行榜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以书代刊:开辟出版新局面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08-7-8 10:00:00
 
   单就我国的文学期刊而言,目前已达到饱和以至过剩的程度。除《收获》、《当代》、《十月》等极少数名刊以外,发行量大都仅数千册,有的甚至羞于启齿,只得捧着金碗银碟讨饭(卖版面、拉赞助)吃,处境堪忧。但一心想创办新刊者仍大有人在。也确实有些门类短缺,又有些技高一筹者欲大显身手,开辟一片新天地。然而,要申请到一个新刊号却往往难于上青天。怎么办?以书代刊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去年春天,《上海诗人》一位青年编辑打电话向我约稿,兴奋地说,《上海诗人》将由内发的小报改为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刊物了。我马上明白了,那就是要以书代刊。7月,第一期《上海诗人》就以《岁月结成的茧》为书名面世了,随后又分别以《时间的另一种方式》、《鲸鱼出没的黄昏》于9月和12月出了第二期、第三期。执行主编季振邦在第一期的《致读者》中说:“要进一步推动和繁荣诗歌创作,作为一份四开八版的诗报,容量显得不够,平台有点窄小。新老诗人的许多名篇佳作,评论家的不少真知灼见,包括我们编辑方面的一些值得去做的设想,都无法及时地集中地体现在读者面前。”“为此,我们决定改版。现在《上海诗人》这样的开本、篇幅以及它的装帧设计,就是改版后的结果。”确实,改版后的《上海诗人》,不仅作者阵容强大、内容丰厚,而且开本适中、装帧考究,堪称别具一格,体现出了大上海应有的气派和文化品格,引人注目。上海增加了一个刊物,然而,上海作协并没有多设一个杂志社。《上海诗人》的主编、执行主编、4名副主编以及9名编辑,全都是兼职的。试想,假如是一个15人建制的杂志社,一本充其量只有万把册的邮发期刊,肯定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难以存活。而作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的一本书,就无后顾之忧了。

    由《上海诗人》,我联想到了《红旗飘飘》丛刊。在我读高中和上大学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红旗飘飘》丛刊是同学们最喜爱的课外读物,它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直到近些年我才知道,这本当年很畅销的丛刊,创刊时仅三个半人。中国青年出版社是靠英雄人物传记故事起家的。从1951年起,中青社相继出版了《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董存瑞》、《青年英雄故事》、《黄继光》等在亿万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极广泛影响的好书。但是,到了1956年,中青社就很难约到作家来写这类稿子了。虽说来稿不少,可有的篇幅短,出不了单行本;而有的长稿,则仅是几个片断精彩,要反复修改加工才能出书。在苦于无新书可编的情况下,编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从前郭沫若他们在香港搞民主运动,抓着一个好主题就编什么丛书,我们是不是可以编一个丛刊呢?”经过一个多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划,《红旗飘飘》第1辑就问世了。假如不是办丛刊,而是申办一个由邮局发行的期刊,层层报批,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半载,才能把刊号拿到手。哪能像《红旗飘飘》这样,很快就创办成功呢?

    《红旗飘飘》丛刊的创办,不只是满足了广大读者的迫切需求,而且也为编辑拓宽了用武之地,开辟了出版社的新局面。人所共知,假如是邮发的期刊,必须定时出版,送到订户手里。每期印数是征订数加少量的零售,一般是不会过期后再加印的。而丛刊是书,首版上市之后,售完了仍可不断加印。因此,《红旗飘飘》单是第1辑至第6辑,就发行了213万册。其中的许多作品,后来成了哺育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如第2辑刊登的葛振林讲述的《狼牙山跳崖记》,一经发表就被《中国青年》等刊物转载,多次修改完善后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了至今家喻户晓的《狼牙山五壮士》;根据丛刊发表的文章印成单行本的《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即长篇小说《红岩》的前身),印数高达328万册……其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以致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末,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刊登领袖传记、革命回忆录为主的纪实类杂志纷纷创刊,少说也有十余种,但至今没有一种能在发行量和影响力上超越当年的《红旗飘飘》!

    丛刊与期刊的最大区别,就是丛刊没有固定的刊期,两辑的出版间距可长可短,以稿件质量的高标准为原则,宁缺毋滥;不像期刊,即使一时无好稿,也得以次充好,填满版面按时出刊。这也就是当年《红旗飘飘》每出一辑都能深受读者欢迎的缘由所在。

    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又出现了一个以书代刊的成功范例,那就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199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刚一成立,即倾其人力与物力出版了《图片中国百年史》。当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历史照片计有5000多幅,而实际选用到书里的只有2700多幅,一些摄影语言很丰富、很有意味的照片,或因离历史主线较远,或因牵涉到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未能选用。怎样将这些历史照片利用起来呢?总编辑汪家明提议出版一种丛书,来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1996年初,汪家明将组建编辑部、专职创办《老照片》的任务交给了冯克力:创办期间先由他一个人来做,待做成了,再根据工作需要增加人手。为了减轻他的压力,汪家明还承诺,第一年作为创办期可以免除他的经济创收指标。当年12月,《老照片》正式创刊,首印1万册,上市仅半个月,便销售一空。短短3个月内,第一辑《老照片》已经加印了3次,累计发行4万册。在出版界,《老照片》的出现被看作是进入“读图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它的意义在于既反映出大众阅读趣味的转变,又以崭新的出版思路拓展出巨大的市场和阅读空间。

    《老照片》由创刊至2001年以前为季刊,2001年改为双月刊,并交邮局发行,发行量最高时达50多万份。尽管《老照片》早已由丛刊改为邮发期刊,但读者在书店仍可买到它。这就难怪每出一期《老照片》,都能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由此可见,它既是书,又是刊,早已是刊,在读者心目中却依然是书。这种由以书代刊演变成书刊合一的成功实践,不是很发人深思吗?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