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办教育招收外来工子弟早已迈出大步!昨日记者从天河区获悉,早在2005学年,天河区政府即已要求辖内22所原村办小学在招满地段生之后招收外来工子女,目前这些学校的外来工子弟已占学生总数的30%,其中还包括两所市一级小学。
全区公办学校容纳1.4万外来工子弟
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作为外来工子弟聚集最集中的区域,该区公办中小学及企事业办中小学共招收1.4万多名外来工子弟,已占全区外来工子弟总数的1/5。天河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办教育仍是外来工子弟入读的主渠道。
2006年6月22日,当时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传誉率领部分人大代表前去天河区视察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时,天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向人大代表汇报时特别指出该区除了大力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外,还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来满足外来工子女入读需求。据其后天河区教育局办公室向市教育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据统计,2005年该区就有11040名外来工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3268名外来工子女在企事业办中小学就读,分别约占在该区就读的外来工子女的16%和4.7%。依此计算,截至2005年该区就有超过1/5的外来工子弟入读常人眼中的公立学校。
材料还透露,天河区政府从2005学年开始要求两所市一级小学岑村小学、吉山小学及原村办小学中的区一级小学、未评级小学在招满地段生之后招收外来工子女。为此,目前天河区22间原村办小学有非本地户籍的学生4186人,大部分是外来工子女,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30%。外来工子弟入读市一级小学只多收500元借读费。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述列入接收外来工子弟名单的市一级学校吉山小学。该校副校长郑晓峰介绍道,该校目前共有18个教学班680多名学生,其中53%是外来工子弟。据了解,吉山小学由原吉山村创办,从2005年开始按区政府的要求在招满本地段生源后正式招收外来工子弟。据郑校长介绍,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该校作为市一级学校可收取借读的外来工子弟每人1万多元的赞助费,但最后没有收取这笔费用,只是按物价部门审核的每学期除正常学杂费外另收取500元借读费。(记者胡怀土)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社区家政服务热线96909从本月中旬开始,将定期在黄花街社区服务中心举行保姆供需见面会,每月举办2~4次。4月中旬会举行第三次保姆供需见面会,地点设在区庄黄花街社区服务中心。(记者蒋悦飞 通讯员王平)
●黄埔区在重大疾病救助标准最高限额每年2万元的基础上,对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难群众,除慈善医院资助外,资助最高限额调至每年3万元。对居民因遭受车祸等严重意外伤害造成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将由黄埔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给予一次性5000元至30000元的资助。 (杨明、郑伟德、李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