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生考试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招生不能一味随行就市
来源:扬子晚报      2007-2-6 13:20:00
 
       在浙江两会期间,该省人大代表吴雷廷建议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2月4日《今日早报》)。

  首先,大学专业设置“随行就市”除去浓厚的功利主义味道不说,单就其出于功利主义的这一单角度的价值目标本身,其实就很难实现。因为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已经基本形成共识,或者说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因为大学连年扩招致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的一种“绝对过剩”,二是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就业需求关系、熟人等各种潜规则盛行而导致的一种表象的“相对过剩”。在“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的合力之下而形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之现状。

  无论是“绝对过剩”还是“相对过剩”,无论是从其表象还是本质来看,专业设置的因素对于就业率高低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在目前看来,即使是那些最热门、最时髦的专业毕业生,其在就业问题上,也是难以让人乐观,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或绝对或相对的过剩现象。打个比方说,现在人才市场的消化率是有限的,即使是把“毕业生”都“包装”成市场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设置成最热门的专业),在消化率有限这一大前提之下,就业率绝对不会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再次,从一种理想主义的角度看,这种专业设置“随行就市”的想法无疑是世俗的、幼稚的。按照这种逻辑,那些就业率不高的所谓“冷门”专业,比如历史学、考古学、马列主义研究、人类学等政治、历史、哲学领域的大学教育学科,依照吴代表的逻辑推理,用“升官发财”的厚黑学、博彩等时髦专业取而代之,是不是更顺应“市场需求”?

  可是我们知道,那些所谓的不好就业的冷门专业,其实大都是一些基础性的人文学科,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科。对于这些专业来说,是不能单纯地用就业率来衡量的。如果因这些专业停止招生,造成这些专业的人才出现断层,那么其造成的损失和遗憾必将是难以弥补的。

  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应该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这种并包,笔者认为并不单纯意指思想的并包上,而且还有在学科和专业上的自由和兼容并包。因此,专业“随行就市”不是拯救就业率的灵丹妙药。惟“就业”是图、设置专业“随行就市”这种背离大学精神的逻辑可以休矣。

  石子砚(山东职员)
■相关链接  
  • 只因一块招生广告牌 一死五伤七人受审
  • 海大自主招生开考
  • 求职过程警惕网络“圈钱”
  • 华东理工开通就业博客 毕业生假期求职有依据
  • 求职保证金可能是骗局 跳槽者小心上当
  • 节前岗位需求增多 求职者要把握机会
  • 求职网上“双选”逐步取代大规模现场活动
  • 沈“求职公寓”低价藏玄机 发展“钱”景被看好
  • 微软MSN中文网站推求职服务 未来数月内发布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