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学校向考生作出承诺,等录取时却难兑现。连日来,不少考生家长来电反映:由于轻信了学校的中招录取“承诺”,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录取。
昨日,汉阳区一考生家长反映:孩子中考成绩为475分,离所报学校的指令线差10分。在中考前,这所学校承诺,如果考生第一志愿只填报该校,中考成绩无论是在调节线下,还是在调节线内,都按指令计划录取。但正式录取时,学校却以“报考人数过多”为由拒绝。由于这名考生未填报调剂志愿,虽然考生超过二批高中资格45分,最后也只能落到第三批次的录取中。
据了解,虽然明知提前承诺是违反规定的,但武汉市一些高中为了揽住好生源,还是私下里以“各种优惠条件”鼓动优秀考生签协议,或者给考生各种承诺,不少高中教师都被学校下发了招生指标,有“任务”的老师替学校将礼物送到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手中,由班主任劝说班上成绩较好的学生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并提供“尖子生”的家庭住址及电话以便进一步“做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考生如果真的按承诺填报了该校,成绩不到分数线,这些学校的承诺只是一句空话。
对此,武汉市招考部门负责人表示,这种学校和考生私下约定的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学校一旦反悔,家长也没有办法。他还提醒下一届考生:填报第一志愿非常关键,一定要根据实力报考,切莫轻信任何录取承诺;升学考试中考生能否被录取,唯一的条件就是升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