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分课程说明与教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说明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赵家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理论概论 (课程说明略)
《邓小平理论概论》,钱淦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课程说明略)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巩献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4、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说明略)
《计算机应用基础》,赵鸿德、张喆、王鲁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5、民航概论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航空服务和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民用航空器制造以及配套设备,工作原理及飞机的发展概况和目前发展水平;了解机场和空中交通管理与运作概况;掌握了解航空运输等一些法规;熟悉民航情况、了解民航基本知识,树立民航的总体观念。
《民航概况》,刘得一,中国民航出版社2002年版。
6、民航企业管理概论
本课程根据民航业的特点,讲授民航企业的组织特点,控制模式,人员配置,激励行为和领导方式,介绍民航企业的成本控制、利润和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等。
《民航企业管理概论》,待编。
7、公共关系学
本课程以民航企业内外公众的关系为主要内容,讲授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职能与类型,公共关系的一般属性和形态,公共关系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规范和实务操作等。
《公共关系学》,廖为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航空市场营销
本课程为国际航协证书课程,使用国际航协编写的教材。
《航空市场营销》 国际航协证书课程教材
9、机场服务概论
本课程根据民航业的特点,重点讲授机场航运服务、机场地勤服务、机场生活服务、国际航空服务以及旅游、客货运代理服务等。
《机场服务概论》,待编。
10、民用航空法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航空法的概念、特点、航空法的形成及现代航空法的发展及作用;掌握空中航行,航空器,航空人员,机场,空中交通服务,航空运输通用航空等法规;了解航空器援救和调查,公共航空企业运营管理及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发展变化。
《民用航空法》,刘伟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1、航空运输地理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与飞行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联系,航空运输布局情况及有关航空运输地理理论,中国空运地理及重要国家的空运地理、地图与摇感在航空中的应用,并能掌握中国国内和国际各地区的航线及中国民航使用的各型飞机的性能等业务知识。
《航空运输地理》,待编。
12、航空服务礼仪概论
本课程介绍和讲授航空服务与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礼仪知识,包括航空工作人员特殊要求的仪表、着装、举止、心理素质等;讲授服务文明语言、姿态以及肢体语言等;介绍世界各国的风俗、人情、文明习俗及特殊的忌讳。
《航空服务礼仪概论》,待编。
13、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从人-机-环境系统的高度,讲述飞机座舱的外部环境条件、内部环境的安全要求及其相关的航空安全知识,包括在飞机出现安全故障、遇到恶劣气候、恐怖袭击、劫机及出现传染性疾病等各种情况下的应对;介绍座舱内各种应急设备的种类、组成、作用、使用,概述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程序及处置方法等。为空中乘务员的业务培训打下理论基础。
《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待编。
14、民航服务心理学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民航服务主体和客体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注意深入探讨旅客的心理需要,服务中员工心理,群体管理的冲突,提高服务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合作与竞争等能力,掌握民航服务的内容及民航心理学研究方法等知识。
《民航服务心理学》,卢小英,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5、民航专业英语
本课程根据民航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汇集民航服务过程中为英语顾客服务的情景所需要的交际口语范文,结合民航业发展的科技、文化、旅游、应急处理及有关的人文风情等,重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英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