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考试中心大院,宽敞干净,明亮的不锈钢宣传栏前,总有自考生驻足浏览。他们身后,常常站着一位年长的同志,给他们细心地解释这些政策,告诉他们怎么获得信息,怎么去办手续。这位年长的同志,就是朝阳区自考办主任郑跃。
“只要有空,我就在院子里转,这样才能知道自考生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向考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郑主任说,他空闲时最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实行网上报名后,自考生来区县自考办的机会少了,但还是要听到他们的声音。 9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时,郑主任正在院里查看宣传栏。这块宣传栏是中心专门为自考生配置的,投资上万元。“这是咱自考生的阵地,里面张贴着考生需要的各种信息、通知以及北京考试报的文章,多告诉他们一些信息,会有用的,不仅要告诉他们怎么报考,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怎样学习。”他笑着说。 刚说两句话,一位年轻的孕妇考生腼腆地过来请教,询问她应该如何领取10月份考试通知单。郑主任说,这是他刚送走的一位考生,本来是来问如何办理接考手续的。为了让这位考生少跑冤枉路,郑主任拿着有关材料,帮她一门课一门课核对成绩单,忙活了半天。 “自考生挺不容易,很多人从全国各地到北京来,边打工边学习,都是好样的。” 郑主任动情地说,上午还接待了一个大老远过来的考生家属,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替孩子妈妈问什么时候可以报名参加明年的自学考试。 说起区里考生的情况,郑主任说,朝阳区跟其他区不太一样,区里助学组织单位较少,考生多是分散的,而且是地处城乡结合部,很多是在各村居住和打工的,半工半读很不容易,他们愿意参加自学考试,自考办当然会全力做好服务。 他介绍,今年10月份考试,朝阳区有17000多人报名,总科次超过了4万,新生也有2700多人,这些学生中,外地学生占到80%以上。 这些考生居住较为分散,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参差不齐,给自考信息传播造成了困难,为此朝阳区考试中心对自考生敞开大门解疑答惑。哪怕是周六、周日,只要考生来到朝阳区考试中心,就不能让考生白跑路,传达室工作人员主动给考生打开大门,告诉考生可以先在宣传栏上找找信息,看能否有帮助。 对接待考生的态度,朝阳区考试中心也提出了要求。大厅门口醒目的服务宗旨是“热心、耐心、诚心、细心”。郑主任说,对自考生,只要做到这“四心”,肯定能做好服务,都说年轻人火气大,而工作人员青志刚,在无数次接待考生来访和咨询中,无论考生怎么说,小伙子从来没跟考生红过脸,遇急则缓、遇难则助。 在郑主任办公室里,记者也能感觉到带给考生的温馨。郑主任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斜对着门口,屏保滚动着字幕:朝阳区自考办欢迎你,鼓励自学成才!在他办公桌左手,是他的几件宝贝,一份北京考试报,一份自考《考生必读》,郑主任说,要熟悉政策,了解最新信息,都要靠多翻阅这些材料,才能给考生满意的答复。 “这些都是好工具,只有知道得更多,才能更好地帮助考生。”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