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自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普通本科与自考学分互认 大学生争相参加自考
来源:钱江晚报      2005-9-27 8:36:00
 

  自考不是新名词,每年总有一些学生出于自身需要参加自考。他们中有的为了学知识,有的为了验证自己的实力,也有的为拿学历文凭找好工作。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也参与到自考这支大军中,成为自考的一个亮点。

  2004年,浙江工商大学出台了“普通本科与自学考试学分互认课程”的政策,即校内本科生在校期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自学考试所通过的本科课程,可免修学校本科相关学科中相应(学分相当、内容基本一致)的课程。这对有意自考的本科生来说是个巨大鼓舞,“重磅炸弹”之下,本科生的自考之路究竟发生了怎样变化?昨天,记者采访了部分学生。

  毕业会有多张文凭

  今年4月之前,陈芳芳的生活波澜不惊,除了正常学习、考试之外,她没有想过更多,但知道学校有“自考学分互认”这个政策后,她心动了,今年4月她报名参加自考,成了一名在读本科生兼自考生。

  陈芳芳说她不想考研,准备毕业后就参加工作,而大学四年只学一个专业的课程时间很充裕,完全可以再辅修一个专业。时间、经济都许可,学校还有学分互认的优惠政策,何乐而不为?

  本科就读于会计专业的陈芳芳自考报了金融学,算起来,共有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高等数学、英语等六门课程可以进行学分互认,真正享受了学分互认带来的优惠。“文凭不是自考的主要目的,重要的是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她即将在2007年6月毕业,同时多拿一张金融学文凭。

  学分互认是个诱惑

  像陈芳芳这样的自考生在工商大学还有很多。2003级英语7班的一个女生有自己的想法。她毕业后打算报考法律方面的公务员,但是那必须要有法律专业文凭才能报考,于是她想到了自考,只要拿到了法律专业文凭,报考公务员将不再是难事。

  “英语是一个工具,法律也是工具,两者结合就会产生更大的竞争力。”她说,虽然只有三门课程可以进行学分互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报考法学的热情。而且对她来说,只要在校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考试,并通过一门课的考试,学分互认就会一直有效,以后工作了也可以继续考试,直到拿到文凭为止。如果有同学拿到法学文凭之后想再拿律师文凭,只要学五、六门课就可以如愿以偿了。所以对于参加自考的学生来说,学分互认还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3级的金运帅今年4月也报名参加了自考,考财务管理,两个专业之间有四门课可以进行学分互认。

  他说,班上有很多人在准备考研,但是他想跨学科多学一些知识,所以想到了自考,打算在大学毕业后半年里拿到财务管理自考文凭。

  他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这两个专业看似遥不可及,其实两者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设计程序时的一些思想能渗透到管理学中,而管理学对编程又很有帮助。参加了今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金运帅对此深有体会。建模大赛的参赛内容包括建模、编程、写作等方面,用到的知识面很宽,比如求某一项工程的利润最大化就要利用编程来计算,但是这个算法其实属于管理学范畴。他希望经过学习,把计算机和财务两门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拓宽知识面,做到融会贯通。

  优秀学生爱“学分互认”

  工商大学自考办主任郑定康告诉记者,“学分互认”政策是学校2002年出台的,当时为了鼓励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教务处提出对他们的成绩予以承认,但限于主专业的主修课程。2003年,学校选了131门同层次、同名称、学分相当的课程,把自考大纲、教材和试卷拿给专家做鉴定,结果确定了70门课进行学分互认,并从2004年起正式实施。

  所谓学分互认,是指校内本科生在校期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自学考试所通过的本科课程,可免修学校本科相关学科中相应(学分相当、内容基本一致)的课程;符合学校双学位授予条件的,学校发给相应专业的学位证书。反之,本科生在校期间的主修课程,在参加自学考试时可免考相应自考课程。

  郑定康说,今年上半年报名自考的学生共有404人,其中高考录取分数线最高的经济学院就占了160多,而二级学院的学生才8人,可见成绩好的学生对自考很热衷。报名参加自考的学生大多出于几种心态:兴趣所在、对就业的考虑等,还有一些是因为高考录取时没有被录取到所喜欢的专业,想通过自考再学一点自己喜欢的知识。

■相关链接  
  • 普通本科与自考学分互认 大学生争相参加自考
  • 调查职场中谁是最讨厌的人 调拨离间者夺榜首
  • 点击游乐行业人才三类“红人”
  • 北京住总集团“招贤”数千人应聘
  •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选手获中国人寿独家承保
  • 篮球欧锦赛再度上演神话 希腊完胜德国问鼎冠军
  • “超女”成商学院营销案例 幕后“超男”上讲台
  • 印尼订购60万药片应对禽流感 目前已有六人死亡
  • 台风达维已造成570万人受灾9人死亡 损失1340万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