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我国研制出智能仿生康复训练机械手
来源: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2005-9-30 10:43:00
 

  新华社哈尔滨9月29日电我国第一部用于手指功能锻炼的辅助治疗装置--智能仿生康复训练机械手样机,近日在哈尔滨问世。它将在改善患者手部外伤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防止患者手指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介绍,手是极易受到损伤的人体器官,由于其内部神经、血管、小肌肉纵横交错,一旦受损治疗难度很大,治疗后功能恢复也多不理想。临床上,手外伤术后多需将患指固定3-4周,致使淤积于关节内肌腱周围淤血易形成纤维变性,直接导致手指关节及肌腱的粘连,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指功能。

  针对手指抓握等精细动作康复器具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的状况,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树国和付宜利带领的课题组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孟庆刚教授,共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促动手(指)功能恢复医疗仿生机械手研究”。科研人员经过近两年努力,根据现代循证医学(EMB)和连续被动运动(CMP)理论,在对手(指)运动进行建模、仿真并进行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智能仿生康复训练机械手。

  仿生机械手采用模块化设计,由3个类似人类手指的“手指”组成,每个“手指”分“仿生手指”模块和“仿生肌肉”模块两部分。“仿生手指”模块采用平面杆机构和空间杆机构实现受伤手指各关节的运动;“仿生肌肉”模块包括驱动器、导向机构、张紧机构和支撑机构等实现“仿生手指”的驱动控制。

  据付宜利教授介绍,患者使用时,将仿生康复训练机械手套在受伤的手上,由临床康复专家通过控制系统下达指令,促使伤指连续、被动地活动,从而加速伤指关节软骨及周围肌腱和韧带的愈合与再生,使伤指功能得到恢复。

  该仿生机械手还能对患者临床康复过程中的受力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可以对临床康复的效果进行定量测评,同时为人手临床康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促进康复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链接  
  • 上海建成太阳能示范办公楼和民用住宅
  • 明年空军招飞启动开始报名 十余种对象不宜报名
  • 英语证书考试转向实用型 四六级考生猛跌八成
  • 清华申请退学博士生王垠:我没什么可说的(图)
  • 南京市人大代表视察义务教育配套建设情况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考试法尚未列入立法计划
  • 四川武胜为贫困学生筑起爱心“长城”
  • 应试教育扼杀孩子灵气 家长:孩子需要发挥空间
  • 教育观察:父母终于和我讲那些事了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