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双语”司仪将批量培训
|
来源:新闻午报 2007-4-9 14:10:00 |
|
“中外联姻”新人增多中式婚礼“雾里看花”
本报讯婚庆司仪光有口才和应变能力,似乎已经跟不上潮流。记者昨天从上海婚庆行业协会获悉,为了让“中外联姻”的新人享受更加地道的司仪服务,该协会准备开设培训司仪外语能力的“双语班”,最快在今年5月开始第一期的培训。
去年涉外婚姻达5000对
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去年本市“中外联姻”的新人达到5000多对,其中选择在申城举行婚礼的就占到了九成。
该协会秘书长何丽娜向记者坦言,如今在上海举办婚礼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与上海市民喜欢简单、西化的婚礼仪式不同,外国人更喜欢传统中式的婚礼仪式以及隆重喜庆的感觉。在这种场合下,司仪等服务人员的外语能力显得格外重要。“除了少数懂得中文的新郎,很多外国新人和他们的亲友对整个仪式只能是看热闹,对其中的传统文化、习俗甚至一些玩笑话都不了解。”何丽娜说,遇到一些外国人亲友特别多的婚礼,只能在司仪旁边再配一名外语翻译,这样整个仪式的时间被拖长了一倍,让人感觉沉闷。大学生白领均可报名“如果有英语基础,再掌握一些国外对婚庆礼仪方面的俗语说法,司仪主持起来会轻松很多,对新人来说也会更加贴心。”何丽娜说,在上海懂得用汉语和外语主持婚礼的司仪人才需求量很大,而目前这个“人才库”却基本处于空白。
“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加上秋季之后的一些好日子,我们的‘金牌’司仪基本预定一空。”何丽娜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具有司仪天赋的“潜力股”。比如英语、日语等专业的大学生,周末等时间能自由支配的白领等人群都可报名,为上海的婚庆司仪人才库注入新鲜“血液”。
据介绍,培训班将针对婚庆知识、策划、新人沟通技巧、临场应急处理等专业进行培训,报名者除了要有对司仪行业的兴趣爱好外,还需要在表达能力、外貌气质等方面符合一定标准,如果培训后通过考核,将颁发“双语司仪”证书。□记者|刘潇潇|报道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