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房地产高级策划师学习班……查看南宁的媒体广告,不时可发现种种面对房地产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收取的费用不低,“回炉”学习的老总、负责人却不少。红火的培训背后,传递出另一番信息
专项培训越来越多
“一业兴,百业旺。南宁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建材、装修等行业的发展,也让房地产专项教育培训行业有了较大发展空间。”南宁某房地产代理销售公司副经理杨先生说。
杨副经理说,以前南宁的房地产专项培训班,大多只面向公司普通职员、中层干部。现在,呈现出向企业高端管理人员转变的迹象。他告诉记者,他所认识的一些公司老总,就参加了种种培训班,学习房地产管理、营销知识。在杨副经理的桌面上,记者看到一封信函,寄信的是某知名学校培训机构,他们邀请他参加一个面向老总的培训班。“我打算参加,一方面补充新知识,一方面认识新朋友。”杨副经理说。
记者查阅南宁的媒体广告发现,有不少培训班面向房地产公司老总或高级管理人员招生。举办这些培训班的,既有学校培训机构,也有营销公司、广告策划公司,以及社会团体。培训名义有研修班、培训班、提高班、学习班等。形形色色的培训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和国内知名院校挂钩,培训所颁发的证书,有一定含金量。培训班学习时间短则半年,长则2年。培训一般发结业证书,凭证书再参加相关考试,可获得毕业证或相关资格。
记者注意到,“剖析宏观调控下企业的出路和走向”成为众多培训班的主讲课程。某培训班的培训内容,有近半课程与宏观调控有关。此外,“新市场形势下的营销方式和手法”也是众多培训班关注的内容。培训班的讲课教师层次较高,大多具有相当知名度,他们有的是行业知名学者,有的是知名房地产公司总裁,有的是知名专家。培训班往往只在固定时间内集中培训数天,其余是自习时间。
昂贵收费不是障碍
据了解,这些面向老总的培训班收费并不低,一般费用都在万元左右,有的高达数万元。虽然收费比众多培训班昂贵,但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却不少。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举办的一期培训班,就有30多人参加。
为何收费这么贵?南宁某营销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举办的培训班,是与国内某知名院校合作的,有相当大部分的费用,是代该院校收取。他们实际上只是协助该院校在广西招生,并从中赚些辛苦费、跑腿费。作为佐证,这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提供了由该院校出具的发票,发票上的盖章单位,的确不是他们营销公司。“学员所交的培训费,都是直接汇进合作院校的账户,然后由他们开出发票,我们在南宁组织开课,这样办学才有权威性。”这位工作人员说。
业内人士介绍,邀请知名人士到南宁讲课,需要支付不少的费用,这也是培训班收费高的原因。有的知名人士,来南宁讲课两三天,主办方就要开支上万元,当中有讲课酬劳、住宿费、往返机票等,有时出钱还未必能请到他们,要视对方的档期来安排开课时间。虽然成本较大,但众多培训班还是不会吝啬这笔开销,通过种种渠道请他们来南宁。因为,没有这些知名人士的支撑,培训班就会逊色不少。在这样的循环下,培训费用就水涨船高了。
在众多人眼里,花费上万元参加一个培训班,似乎不值得、不划算,但业界并不这么看。广西某房地产代理销售公司市场部经理田先生说:“学费高并不是障碍。高学费形成高门槛,能进来的都是同一层面的人,这有利于大家形成一个圈子。”
大多是“走出去”学习
近日,某面向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房地产专项培训班在南宁开班。记者看到,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私人轿车,有的则是由专职司机驾车送来。有2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记者认识南宁一些房地产企业老总,在学员里却找不到他们的面孔,学员大多是陌生的脸。这是怎么回事?
培训班主办方有关人士介绍,参加培训的人员,大多来自外地,他们有的是梧州房地产企业负责人,有的是玉林民营企业老总,学员中以在县域开发地产的企业人员为主,南宁本土企业人员参加他们培训班的极少。记者注意到,一些学员的车辆挂的是“桂D”、“桂K”、“桂R”等外地车牌。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南宁举办的培训班,学员以非南宁企业人员为主,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培训班出于招生需要,把外地企业作为主攻目标。这些外地企业,尤其是在县域开发地产的企业,对能在南宁“镀金”有一定向往,他们较愿意掏钱参与。此外,有的企业将在南宁培训作为奖励措施,让出色的员工或公司梯队人员前来学习,这也形成培训班中外地人多的景象。
和县域企业“走出去”学习一样,南宁的企业人员则多数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参加培训。在南宁投资房地产的一家外省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南宁成立了两家项目公司,负责运作开发2个楼盘。为了让大家学习先进的营销手法,他们分批组织公司主管层到外地参加各种培训、学习。
视为一种“投资”手段
既然培训班主要面向公司老总,主办方是如何查验的?
南宁某广告公司人员介绍,他们主办的地产高管人员培训班,要求报名的人员提供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证复印件、企业简单情况说明、在公司里所任职务证明,以及本人的相关资料等。他们把这些资料投递到挂钩的院校,由对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再进入交费程序。“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学员在企业里担任要职。当然,如果没有职务又很想参加培训,我们也会采取变通办法。”这位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有时会提示一些报名者,标示一些“助理”、“总顾问”等虚位,便于让合作院校审核。
一位培训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发现不少学员把参加培训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学习已经不是惟一目的。有的学员,通过参加培训认识不少人,拓宽了自己的经营渠道;有的学员,结交朋友并找到合作伙伴。她还听说这样一则例子:一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培训班中找到伯乐,被同学挖到自己的公司里任要职。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部分地产专项培训班或许有“变味”的趋向,但作为一种渠道和途径,它仍有不少市场需求,这让它有了存在的前提和土壤。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企业高端人员的培训存在空白,高层次的培训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管理知识。如何确保高收费的培训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这需要管理部门加强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