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
|
来源:扬子晚报 2007-4-6 15:50:00 |
|
观点之一:警惕教育荒废、代沟下移 孙云晓教授指出了家长应该警惕的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荒废现象,即一切为了成绩,而真正的教育却被忽略,比如有的孩子不会交际,没有朋友。“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孩子的人格状况比如是否自信、友善、坚强、抗挫折等,父母们没有很好地去关注。”孙云晓说。“人格健康的孩子才是真正让人放心的孩子,是能得到幸福的孩子。” 他说,现在甚至出现了“代沟下移”的现象,即原本出现在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现在下移至小学生与家长之间,从而出现了更多的教育困惑。孙云晓请不同年龄段的家长举手,举手如林的果然是小学生的家长们。“现在的孩子发育提前,学习压力提前,而他们的信息世界又是成人化的,导致了‘代沟下移’现象。” 观点之二:用耳朵教育孩子,倾听比说更重要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孙云晓说,“好的关系的底线是:孩子遇到麻烦事、危险事,敢于对父母说,表现为:理解、信任、尊重、学习、帮助这十个字。” “用耳朵教育孩子。”这是孙云晓提出的新论点。他认为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不能说得太多,而需要倾听。“当孩子把问题说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成功父母与失败父母的区别是,前者将孩子对的东西挑出来,把他的优点挑出来,而不明智的父母,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他说,人有八种智能,而学习好的人,只是语言智能和数学智能较好,而不同人的优势是不一样的。 孙云晓还给父母们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你今天回家去发现一个孩子的优点,能够发现十个的,是优秀的父母,能够发现五个的,是合格的父母,不能发现的,是不合格的父母。” 观点之三:培养孩子的习惯最重要,首先要有爱心、孝心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孙教授说,要培养三个习惯,一是学习,二是做事,三是做人。“有健康人格的孩子一定是有爱心的,再具体一点就是有孝心的。家长要善于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心和孝心。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的,但缺少的是爱心:千万不要让孩子吃独食。从小让孩子有份额意识和分享意识。” 孙教授还从自身的成长经历,提出了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11岁的2个多月的阅读,让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并记了30多年的日记,让我成为现在的我。” (据《扬子晚报》)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