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考研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研究生收费改革导致考研降温
来源:星辰在线     2007-2-2 10:35:00
 
      毋庸质疑,所有的辩解,都是为了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研究生收费改革直接导致了考研人数的减少,考研温度因“收费”而骤降。
  -浙江杭州 舒圣祥
  2007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1月20日开考,全国共有128.2万人报名参加2007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与往年相比,今年全国考研首次出现“降温”现象,全国仅增加7000人,明显低于往年增长幅度。其中,广东省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低于往年现象,上海比去年减少6562人,减幅为6.5%,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报考人数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3.5%、11.3%、11.3%和8%,北大亦降低9%左右。多数考生表示考研压力明显下降。
  上述所有统计数据都表明,考研降温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高考扩招带来多年考研高热之后,今年突然出现这种奇怪的降温现象,原因究竟何在呢?对此,一些高校展开了可笑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式”辩解。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表示,这种“小幅波动”十分正常,北大校长许智宏对此表示了认可。北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报名人数减少是因为考试难度增加。还有教育专家表示,这与如今就业压力大不无关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毋庸质疑,所有的辩解,都是为了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研究生收费改革直接导致了考研人数的减少,考研温度因“收费”而骤降。—似乎否认了这个事实,研究生收费改革就更具人情味,更具正义性。其实,谁都明白,以“奖学金抵学费”的提法来代替“全面收费”的提法,无非是耍了一个名叫“温水煮青蛙”的花招而已,目的已经昭然。既然高校铁了心要收费,何不光明正大一些呢?一件东西,原本免费,现在要收钱了,来竞争这件东西的人马上减少,这难道不是简单的道理吗?
  研究生收费会为考研制造门槛,这是不言而喻的。每一个考生在考研之前,都被迫要做一个“投入产出分析”,以避免落入“读书无用”的陷阱:在一把茶壶配几十个茶杯的研究生教育现实下,学费成本加上时间成本,与未来知识收获和未来收入产出是否匹配?另外,一些家庭贫困、靠着助学贷款或者东拼西借才勉强读完本科的学生,就更不敢考研了:研究生毕业带来的增量收益是不一定的,读研究生动辄上万的学费却是一定的,这合算吗?钱又从哪里来呢?
  “考研压力明显下降”,这看上去真是一件好事;可是,那些被迫放弃考研的学生又有谁来关心呢?1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约495万人,将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研究生收费改革,让很多人两条路变成了一条路,由于读研究生是不合算的或者是读不起的,于是只能挤入就业大军。也就是说,考研降温必然意味着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这个意义上,研究生收费改革将引起研究生教育资源在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富人子女读研究生将更容易,而穷人子女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考研降温,让我想起来每年高考前都有爆出的“放弃高考”新闻。确实,某种意义上,这些都不啻为理性的选择。但这决不是主动的理性,不是自由的理性,不是欢欣的理性,而是被动的理性,是无奈的理性,是带血的理性。
■相关链接  
  • 2007考研首遭冷遇
  • 香港高校招生说明会今在蓉举行
  • 天津:07外地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报名时间表
  • 沈阳招生考试工作全部实现数字化
  • 招生时冷就业时火爆 浙江用人单位抢航海类毕业生
  • 高校自主招生可实行各校联考
  • MBA质量出现明显差距 全国联考招生需要创新
  • 2007年高考香港城市大学计划在江西招生6名
  • 国安越野足球培训中心招生 有机会参加国际少年挑战赛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