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考研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不要乞求也不要相互承诺 谈考研“陶瓷”现象
来源: 北京导航      2007-1-31 10:27:00
 

   “陶瓷”这个词现在已经几乎成为考研的关键词了。去年10月,我曾在课堂中做过一个调查:有多少同学和相关导师已经“陶瓷”了?结果令人震惊但又无奈,有80%的同学坦然他们和导师已经“打好招呼了”,而没去“陶瓷”的同学绝大部分是考法硕、教育学、医学的(这些科目的初试是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其弦外之音不必多论,相信每个考生和教授都心知肚明。这关键的原因是在于,每年复试都由各高校教授自己命题,且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初试过了,教授直接决定你能否考上研。因此,考生作为游戏的参与者必须去“陶瓷”,才能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但是,看今年的考研形式,“陶瓷”已经有泛滥的迹象,甚至有同学在大二的时候就联系了系里的很多教授,以求“普遍撒网,重点培养”。不管怎样,这一现状在短期之内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对于今年和明年的考生来说,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无论你是否情意,还是要学会和教授“陶瓷”。下面我主要和各位腾讯的网友聊聊“陶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所有的申请人都有权利给自己感兴趣的科研组负责人,也就是各高校的教授,进行学术沟通,询问招生意想。很多同学对这一认识有误区,认为发这样做就是对他人的一种骚扰,是不光彩的,所以很鄙视。其实不然。你既然申请了这个学校或者对这个学校的专业感兴趣,当然首先要确定将来在研究组里面是不是有可能有你的位置。这样的沟通是很自然,很职业,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要注意,有些学校或者有些教授在网页或招生简章上面会说清楚,不欢迎任何形式的私下联系,那么就只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你想知道的信息,不要再勉强他人。同时,在寄出咨询信(包括email)或电话联系之后,如果几周都没有收到消息,那就说明教授对你不感兴趣,那么就不要在打电话骚扰了。我身边的不少教授对这个头痛就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发“陶瓷信”上面确实是“孜孜不倦”,有的教授甚至不得不回一封措词比较强硬的信,彻底断了这个学生的念头,来逃避他的骚扰。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请所有“陶瓷”的同学,在第一次联系之后,做一个记录,如果没有回复的话,也不要在发一模一样的信了(email丢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那时,你应该尽快换一个学校或教授。

第二,“陶瓷”不是“请求”,双方是基于平等的交流。很多人的“陶瓷”变成了乞讨。要知道,这样的语气其实只会招人反感,因为这一看就是没有学术潜质的同学。真正有专业知识的申请人,绝对不会用低人一等的语气给教授写信。我看见有的同学在论坛上面不停的问,教授这样回复我了,我之后应该怎么继续套。真是谬之大误啊!首先,未经对方允许就公开私人信件已经不合适了,何况你对与教授的联系一点计划都没有,那你当初干吗还要陶他的瓷呢?如果你没有什么闪光点让教授青睐你,为什么他就要找你做学生呢?另外,“陶瓷”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教授的科研背景,以及“最近”正在进行的科研活动,公开发表的论文,有机会的话找来仔细研读一下。

第三,不要相互承诺。“承诺往往是因为没把握!”你不要轻易承诺给教授将来你会帮助教授做什么,会给教授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将来兑现不了,可能在读研的时候,你会觉得度日如年。况且,大部分教授的社会阅历比同学们要丰富的多,太多的许诺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可信。同时,更不要要求教授给你做出承诺,因为那样的话,你的命运就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不要拿自己的前途让别人做赌注。

“陶瓷”不能解决大家考研的所有问题,但在当今条件下,没有适当的“陶瓷”是不行的。

■相关链接  
  • “考研热”断点诱因追溯 考研热降温并非是坏事
  •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2月2日前报名
  •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竞争比例7∶1
  • 艺术类单独招生院校昨日开考,报名窗口前挤得水泄不通
  • 南邮艺术特长生招生办法公布
  • 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在辽招生信息3月发布
  • 树德中学提交议案 四川应暂停自主招生
  • 北京将限制小升初跨区择校 压缩实验班招生比例
  • 2007年MBA招生原则多样性背景成关注重点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