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求职者愤怒摁倒黑店“面试官”
|
来源:星辰在线 2007-4-13 12:24:00 |
|
招工难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用人单位绞尽脑汁四处寻人,而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正好被一些丧失职业道德的中介公司所利用。 近日,时报记者协同宁波当地派出所进行了3天暗访,掌握了部分中介的违规操作方法。 弱小女子被求职者摁倒在地 宁波灵桥广场商务楼前,一男子将一弱小女子摁倒在地。路人顿时拥上来观看。 “这个骗子,她想骗我中介费,没那么容易。”这个男子解释说。有人报了警。 面对警察,这个自称来自四川绵阳的男子诉苦:“早上我在劳动力市场附近的中介所交了25元钱,他们给了个地址,让我来灵桥广场找川香饭店,我找了3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屠某打电话给中介,中介称已联系好用人单位来接他,让他再等5分钟。一会,一个身材弱小的女子走来,最后以“不合适”为由拒绝了屠某,掉头就走。 “我肯定他们是骗中介费的,就不让这女的跑掉。” 从工商部门调查得知,宁波根本没有“川香饭店”。而该女子始终说不出饭店的具体地址。 记者暗访饭店招聘者 派出所民警决定引出该女子的同伙。 经过部署后,记者和屠某再次来到灵桥广场,通过电话向中介公司表示找不到用人单位。 一会儿,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过来,看了一下工作介绍单,摇头说不要人,理由是年龄不合适,“不过,看在我们是老乡,如果三天里我还招不到人,就联系你。” “我们的饭店是做正规生意的,你放心好了。”面对记者的旁敲侧击,该女子说,“我们每天给天一广场一带的公司送很多盒饭,都是大公司。” 同时,她坚决否认是骗中介费的,还指了指身后一片居民楼,表示饭店就在其中一幢楼里,但拒绝了记者去饭店看看的要求。 最后,她在工作介绍单里写下“不适合工作要求”,然后说:“如果你拿单子去中介所,他们可能会退10元钱。” “黑饭店”开在昏暗房间 就在该女子要离开时,警察出现在她面前。听说了警察的来意,该邓姓女子说:“我们是小饭店,早上4点半就要起来买菜的,刚才那个人(指屠某)看上去不是我想要的人。” 邓某带着警察经过黑仄的楼道,来到3楼的昏暗房间,这个不足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堆放着各种箱子。一个架子上放着许多塑料筐,里面是叶子发黄的菜,肉案的凹处是一摊浑水,旁边是一圈黑色油迹。 邓某承认没有营业执照,须时刻提防有关部门查处,这是她不愿意带人来“饭店”的原因。但她去中介公司招人却相当顺利,留下电话号码就算是完成了所有手续。 “中介公司非常不负责,我要求25岁左右的,但过来的人都是30多岁的。”邓某说,她对中介很反感。 中介所随意登记假信息 鄞奉路劳动力市场附近,几十家职业中介所一字排开,生意兴隆。 在一家招牌上写着“安理职业介绍”的店里,记者以虚构的“绿岛海鲜楼”要招服务员为名请对方帮忙,对方没有问任何情况,只留下了记者给出的地址和电话。“第二天就会有人来应聘的。”对方说,他给的名片上是“宁波友谊信息中心”。 “海曙民之家职业介绍所”的门面看起来很大,装潢也比较考究,一边的木板上张贴着打印出来的各种招聘信息,一边是工作人员与招工单位及求职人员交谈的区域,中间还有几张椅子供客户休息。记者把在安理职业介绍所填写的内容重复一遍后,工作人员就把记者虚构的招工情况登记上去了。 接着,记者又暗访了几家中介所,情况都是如此。 劳动部门表示问题确实不少 宁波劳动部门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一些职业中介或用人单位在介绍职业或招工信息时发布虚假信息、中介和用人单位相互串通诈骗求职者、中介超标准收取求职费用等投诉不少,“不少中介还存在收费不明示、一证多点、不持证上岗、超范围经营等现象。” 该负责人说,目前由于用工紧缺,个别中介机构利用手头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狠“宰”一刀,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务工人员的利益。 “求职时一定要看清楚相关中介的证照和经营范围,发现违规要及时向劳动部门举报。”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的收费行为,各类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都必须按规定明码标价。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