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蹲蛱焐衔纾凇敖汕?007年人力资源交流会”现场,数千名应聘者将招聘单位围得水泄不通。我与残疾人张春苗和金惠英等一起来到招聘单位的摊位前应聘,体验了残疾人求职的不容易。
45岁的张春苗是杭州城北一诊所的中医,小时候他得了小儿麻痹症,右脚落下了残疾。后来,他向老中医求教,自学成材。现在,他更希望自己进入正宗的医药公司,找到更广阔的舞台。
没多久在一家医药公司的招聘摊位前,招聘负责人看了他的履历和研究成果,当场将联系电话和面试地址告诉了他。
而整场交流会上,像他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这次交流会,江干区残联还邀请了手语老师,专门为聋哑人求职做翻译、当帮手。通过杭州市残联工作人员沈琦的翻译,我也看到了聋哑人金女士求职的不易。“我找了好几家单位,都没有结果。”
金女士原在杭州一家塑料厂工作,一个月前,这家单位搬迁到外地,为了照顾家人,她只能留在杭州重新找工作。
一家四星级酒店招聘桌前,金女士刚将求职表递过去,招聘方就委婉地表示:酒店服务员需要和顾客交流,聋哑人他们不考虑。
又来到一家做水表的公司摊位前,对方说,要招的是抄表员,整天和居民打交道,聋哑人不合适。金女士说,她还去过一个物管公司应聘清洁工,对方也没有招她。
在回报社前,江干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次交流会上,有16家单位提供了约200个岗位,专门给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但到交流会结束时,200个招聘岗位,只有40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看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残疾人要想找个合适的工作,也得掌握一技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