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视频面试已成现实
近日,一些应聘者“拿”着“视频简历”出现在杭州高新人才网举办的2007年毕业生网络招聘会,一时间吸引了不少眼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视频简历是将毕业生的自我形象和才能用数码摄像机录制下来,发布到网络上供招聘单位随时浏览的新型简历。视频简历一般来说有3—5分钟,毕业生在这段时间里可通过视频的方式全面展示自己。
一位参加过香港太古集团面试的浙大学生告诉记者,该集团的前期招聘都是由网络完成的,除了网上收简历,还有视频面试,只在最后时刻才“回归现实”。
有专家认为,远程视频面试有利于打破跨地区求职界限,降低求职成本,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值得大力推广。同时记者也了解到,近年来,相关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在百度搜索中,“视频简历”和“视频面试”分别高达160000条和5030000条。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开始使用网上视频面试系统进行初步面试,反响很不错。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将完成招聘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工作,“网络投简历,文本的、视频的均可以,然后视频面试,视频监视下答题,甚至可以完成终面。这在技术上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还在于应聘者和用人单位的习惯和观念问题。” 传统人才市场 转变策略拓展网络招聘
记者还发现,尽管各大传统的人才市场提供了数量不少的工作岗位,但很多毕业生却很少提及。
浙江财经学院大四学生郭国平表示:“人才市场的岗位很少有适合应届毕业生的,很多都有工作经验的要求。”
是不是传统的人才市场不再火爆?
记者采访了浙江省人才市场的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今年省人才市场完成的招聘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并没有受冷落。
“光在和平会展中心举办的一场综合性的招聘会的参展单位就有1500多家,应聘者更是高达几万人,传统的招聘方式还是很吃香的。再说,现在很热的招聘网站,他们也不全是在网上完成所有工作,也都要落地的。”他说。
但记者也了解到,浙江省人才市场也开始着力开发网络资源,首先,其主要网站浙江人才网的点击率已经超过1.4亿人次,同比增长32.6%。去年还开发了远程阅档系统,进一步拓展网络功能;新年也于1月10日到2月10日期间,以浙江人才网为平台,主办为期一个月的“浙江省2007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大会”。据预计,此次参加毕业生网络就业招聘大会的企事业单位将超过500家,推出各类专业岗位超过10000多个。
省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大中专毕业生招聘大会全部通过网络进行,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既能节省应聘学生的求职成本,也能节约社会资源。 网络虚假信息多 学生还应多警惕
大学生通过网络求职成功率连年增加,网络招聘为很多人看好。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认为,传统的招聘成本大、信息量小、效率低,必然会被网络所取代。
但他指出,虽然网络求职能互动交流,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迅速地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伯乐”和“千里马”,这对“社会关系”不多而有真才实学的学生绝对是利好,但网络信息监管难,虚假信息多,不法分子就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来进行诈骗,大学生社会经验比较少,容易受骗上当。
“在网络求职过程中,要尽量通过学校等信得过的单位。熟悉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常识,多长个心眼。”他说,“就业网络时代的到来,需要社会诚信度。”
对于传统的人才市场,陈诗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人才市场也要大力拓展网络业务,推动技术更新。“不能光牵线搭桥,还要成为信息的中转站。各大人才市场最好能联网,以保证信息畅通。” “比如一些企业要招人,会在杭州范围内主要的人才市场都发布招聘信息,但它招聘到了之后,这些信息依旧会在各个市场挂很长时间,这就会忽悠了后来的求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