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网上求职,今年刚从驻烟某高校毕业的小张还是心有余悸。为了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小张不但一场不落地参加了所有的校园招聘会,而且在青岛、烟台各大人才网站投放了上百份简历。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仅仅有一家广东的“名企”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让小张意外的是,自己从来没有向这家企业投过简历。
“我当时问那个负责招聘的人,我是学文秘的,想应聘贵公司的办公室文秘职位。他告诉我说,为了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暂时不能给我安排具体的工作岗位,让我先去公司报到、培训,看情况再安排。”小张感到很犹豫,当时没有给广东公司回话,过了一个星期,那家公司又连着催了小张好几次。“我实在不好意思再推托,就去了一趟广东。可是到那之后,根本不像开始说的给我报销一半的飞机票,而且也没有对我进行什么考察,就让我跟着其他学生出去搞推销。”小张告诉记者,虽然他不认为推销的工作不好,但和公司当初告诉他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有种受骗的感觉,没过几天,小张便偷偷离开了那家广东的公司。
后来,小张从同学那里得知,班里有不下十名同学都接到了那家公司的邀请,而这些学生没有一人曾经向该公司投递过简历。“也许是骗子吧,不然怎么会挖空心思来找我们?”小张有些后怕地说。
对此,鲁东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伯枫认为,网上招聘是一个好现象,但毕业生在网上投放简历之前,一定要谨慎一些,多方了解企业的相关资料,然后查看一下它的招聘信息,如果发现信息挂在网上已超过半年,就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像那家广东公司一样过于热情而又言辞闪烁,那么就要立刻放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李主任同时提醒在网上求职的学生,极少数传销分子也在利用某些网站的审查漏洞进行“招聘”,他们往往利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渴望高薪工作的心态,在网上拉人入伙,或者是把求职者骗到所在地后逼其就范,希望所有求职的大学生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实习记者 徐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