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会桥通讯员戴英报道:经典诗词、《三字经》、《论语》……这些传统文化典籍在武汉市一些小学校园里正逐渐被重视。不少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之乎者也”,或者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每天10分钟背古诗词
据了解,从这学期开始,江汉区华中里正式启动儿童经典诵读工程,在每天的早读时间里用10分钟时间,全校700多名师生诵读包括古诗词、《三字经》、《论语》在内的古文经典。
华中里小学负责人介绍,在每天早读的10分钟时间里,由某个班的全体学生轮流领着师生一起诵读。班上学生可选取李白、苏轼、王维、杜甫的诗或词,并以作者为线索,对本班所研究的作者及其生活、作品等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朗诵、解读、快速背诵、手抄报、书法等方式进行相应地展示。
经典诵读一般分三层次
除华中里小学外,武汉市部分小学(如井岗山小学、崇仁路小学等)或者利用中午读写的时间,或者利用语文、思想品德课前3-5分钟来学习经典文化,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或通过诵读来调节大脑。
据介绍,经典诵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多数学校都在阅读的古诗词;二是《三字经》等经典读物,已有不少学校的学生在诵读;三是规范意义上的经典,如四书五经等,相对来说,这部分难度最大,诵读的学生较少一些。
古代诗文将成知识储备
由于传统经典大多言简意赅,易读易背但并非都很好理解。那么,让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诵读经典读物,会不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从而让孩子厌烦?对此,武汉市教科院专家认为,少儿背诵传统诗文,“比背电视里的广告词要有用得多”,他们能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对诗文加以领会。
此外,一些学校把读经与绘画、书法等传统教育形式相结合,并采取纯读纯背、比赛、讲读、讲故事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既不容易厌烦,又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与其他科目和能力的培养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