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竞报》报道了北京郊区一户人家免费为孩子办“特别导读班”的消息。看后让人欣喜不已,这确实是件好事。
20世纪初以来,受杜威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界一直是“实用主义”主导,采取了放任儿童的方式,较少需要背诵,只要他懂得,来启发他的脑筋,开发他的智慧。
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积弊极深。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批评的: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现在则变成读“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老师好”。
当今,少年儿童对网吧、暴力、出走的迷恋,对“超女”、“型男”、“要爽由自己”的崇拜,令人忧心。鲁迅先生早就呐喊“救救孩子”,现在真是刻不容缓了。办儿童经典导读班,对孩子们,对社会,对民族,都有着很好的启迪意义。
一个矗立于世的民族,是需要不断从原典中吸取乳汁的;文化原典,就犹如一个哺育民族文化的母亲,将生命再创力贯注于民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扎根在下一代。可以说,学习经典不是开倒车,不是复古。学习经典时灵活地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儿童记忆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精华,能够开发其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有思想的下一代;能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加深下一代对祖国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能够使孩子们在将来接触、学习、扬弃西方思想时不至于感到民族文化的虚无;能够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清洁社会人心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好儿童经典导读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