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姬薇)卫生部新闻办公室日前委托调查机构评估了全国大学生群体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传播效果。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包括艾滋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和病毒检测知识)掌握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平均正确率为67.5%;其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为76.3%和75.6%),但对窗口期的传染性特点缺乏认识;艾滋病的危害性和病毒检测知识掌握较差(正确率为57.8%和47.7%)。
在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传播渠道方面,报告评估得出公共媒体在宣传教育传播中的影响力最大,校内机构未能提供方便的宣传教育传播途径,受关注度低,降低了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报告建议,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纪实报道应作为报刊杂志宣教的重点加强方式;反映患者真实生活的影视作品应作为广播电视宣教的重点加强方式;派送附赠品的宣传资料以及报告讲座的方式应作为校内宣教的重点内容;艾滋病相关博客是网络宣教应重点加强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