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长春某高校百余对大学生 网络中虚拟完婚
来源:新文化报     2005-9-14 10:39:00
 

  长春某高校网婚成“时尚”,在他们专门的网络社区中,有完善的“社区婚姻法”,有网络虚拟婚礼,有网络结婚证——

  婚礼这么重要的仪式,竟然也出了网络版?!没错。而且这种网络婚礼正在长春某高校成为“时尚”,该校已有100多对大学生“新人”网上“完婚”。

  “在这个网络社区中,有完善的‘社区婚姻法’,有网络虚拟婚礼,有网络结婚证。这里网民可以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又可以避免现实生活中因结婚带来的种种麻烦,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这里。”昨日,与记者在网上对话的大学生小G这样说。

  认识不久 记者求婚成功

  记者在网络社区中结识了该校中文系一位女大学生。“我不会和你见面的,虽然我们聊得很好。”这位女大学生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记者提出要和她在该网络社区上“登记结婚”,她犹豫了一段时间,接受了记者的“求婚”。在网络婚礼举办那天,除主持人等网站管理者外,还有十来位网友参加,他们都是“新娘”的朋友和“仰慕者”。

  “婚礼”之后记者问她为什么不认识就同意了记者的“求婚”。她的回答令人意外:“一方面我觉得我们两个还算谈得来,你也够真诚。另一方面我在社区里也算小有名气,但可能因为我的网名和发的帖子都比较冷吧,始终没有网友‘追求’我,我都快成了‘嫁’不出去的人了,这时候你的到来使我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一场轰动的网络婚礼

  真正使记者对网络婚礼加深了解的,应该是在该网络上十分出名的大学生小G,他把对网络婚礼的理解告诉了记者。

  他认为,网婚挺好的,他参加了很多次网络婚礼,其中有几次甚至是不惜付出旷课的代价。

  小G印象最深的一次婚礼是在今年5月,“新娘”和“新郎”是一对在网络上相识很久的人,因为女方马上要出国了,以后可能再没时间上网了,所以男方决定请网络上的朋友来参加这场特殊的婚礼。

  “婚礼10时准时举行,虽然当天大多数网友都有课,但大家还是逃课来参加了。”小G说,“那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网络婚礼,有近百人参加,网站也因为登录人数和发言太多而速度狂减。婚礼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当时我甚至能感觉到将要出国的‘新娘’正在电脑前流泪。”

  100多对大学生网上“完婚”

  “去年11月份时,网站版主(管理者)刚刚推出结婚系统时,感兴趣的人很多,但真正想在网络上结婚的很少。”小G说,可现在,这个网络结婚礼堂越来越受大学生关注了。据统计,从去年11月至今,已有100多对新人在这里“登记结婚”。

  网婚见证的到底是不是爱情

  “在网络上举行婚礼的人,在现实中会产生爱情吗?”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小G时,他沉默了很久。“据我所知很难。虚拟的网络毕竟不同于现实生活,我所知道的许多网友都会遵守游戏规则,有意识地不过问对方的真实身份,有的人甚至定下铁律:不见网友。所以我觉得,网络婚姻见证的只是网络上的感情,不一定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

  记者在该高校走访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这种虚拟婚姻持赞同和支持的态度。学生小丁就曾在网上与一个远在湖北的大学生十分要好,“由于地域原因,我们清楚很难走到一起,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们在网上结婚了,知道网络那端始终有个惦记自己的人,这种感觉很好、很奇妙。”

  也有现实中的情侣在网络上“登记结婚”的,他们的想法很直接:虽然现在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但如果真的结婚,带来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先在网络上搞个仪式,等毕业后,相对稳定时再举办真正的婚礼。

  不同声音:网络婚礼不负责

  就此事,记者通过采访,也得到一些不同的看法。

  孙女士的儿子已经大二了,她对儿子的网络生活一点都不了解,她绝对不赞成这种“网络婚礼”。她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人生在每个阶段都有任务要完成,现在把自己的生存基础打好了,以后才有竞争能力,人家还是要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而不是看你在网络上结没结过婚。

  小M是个大四学生,他也不认同这种“网络婚礼”。小M说,他有女朋友,他们关系很融洽,但他短期不会结婚,更不会考虑网络婚礼。小M认为,结婚归根结底讲的是责任,不是在网络上玩玩就算了的,这其实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行为。

  社会学者:这里潜藏陷阱

  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沪生表示:网络婚姻的出现,反映当今社会人们在网上寻求精神安慰、体现个人价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学生这群“新新人类”也越来越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但是,因为目前网络道德方面的欠缺,这里也会潜藏很多危险的陷阱,大学生们在体验参与这种网络婚姻时,最好不要假戏真作。(记者 袁泉)

■相关链接  
  • GRE考试考点一览
  • 长春某高校百余对大学生 网络中虚拟完婚
  • 如何通过和外国人交谈学习口语
  • 初中生情侣拒写不早恋保证 学校不让其报道注册
  • 讲究方法 高效背诵
  • 残疾农民发明快速识字法 小学生识字率高达98%
  • 学外语的忌讳
  • PK大行其道的年代 职场白领需要比赛“补钙”
  • 学好英语经验谈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