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助学贷款收不回和大学生就业难矛盾如何解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5-9-9 8:40:00
 

  据《中国青年报》8月30日报道,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就助学贷款问题对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政府、高校和银行进行了点名批评。在《中国青年报》8月23日刊登的文章中透露:“根据教育部估算数字: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预计37万人待业;2003年52万人待业;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

  据《南方日报》7月19日报道,广州人才市场已经出现500元月薪招聘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情况。该报记者“在东莞各大人才市场走访了多名企业招聘代表与应届生,普遍看来,东莞应届生就业工资从800元到1500元不等”。

  张副部长“很不满意”银行担心国家助学贷款形成呆账坏账。他说:“这些人好像对国家很负责的样子。”联想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笔者觉得似乎银行关于呆账坏账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大学生如果找不到工作连自己的生计都是问题,即使想还贷也是有心无力。对于在广州拿500元月工资的大学生,还贷可能也是一句空话。对于那些在东莞拿800元到1500元月工资的大学生,能否如约还贷也是对贷款者道德诚信很严峻的考验。

  商业银行毕竟不是慈善机构,商业银行的运作只能是遵循商业的规律。商业银行所担心的不仅是“贴息”,更担心的是“本金”。行政命令和道德批评可以推动一时,却不能持续推动,可以产生“治标”的效应,却不能产生“治本”的效应。为了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为了增加商业银行参与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更需要考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不论贫富,今天的大学毕业生是否都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是否都具有在自食其力之外偿还来自家庭或社会的教育支出的能力?我们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提供助学贷款的积极性问题,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固然需要借助行政命令来“治标”,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治本”。我们需要在改革教育体制方面下功夫,需要在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方面下功夫,需要认真思考已经有人提出的“20年教育改革是否基本成功”的问题。只有加速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才能使大学培养出的学生是受到社会欢迎的人才,是可以回报社会的人才。向这样的人才贷款,银行何乐而不为呢?为这样的学生提供担保,地方政府又会有什么顾虑呢?

  对于那些家庭无力支付高昂学费的高中毕业生,“贷款读书”是否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呢?我看也不一定。“成功的路不只一条”,还可能存在多种选择。比尔·盖茨就曾经作出不同的选择。每个人的天赋、兴趣不同,对于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当种田能手、养殖能手、编织能手、美发能手、名模、歌星、球星、笑星,等等。他也可以先参加工作,积攒够学费之后,再去读书。贷款读书未必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都需要认真评估自己偿还贷款的能力。

  我想到鲁迅先生临终时留给家人的遗言:“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不论贫富,不论是否有能力供养子女读书,家长都需要思考:自己的孩子去“寻点小事情过活”如何?我身处今日大学,看到在今天缺乏优化机制的教育体制之中,许多无才能的人不仅读了大学,而且成为教授、博导,不仅自己一事无成,而且误人子弟。我想,与之相比,真不如“寻点小事情过活”更好。

 

■相关链接  
  • 助学贷款收不回和大学生就业难矛盾如何解决
  • 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
  • 2005年6月四六级考试成绩数据的通知
  • 2005年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通知
  • 南京招录公务员将倾向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
  • 甘肃:兰州市国家公务员考试9月10日至11日面试
  • 四级425分才能报六级 220分以下不发成绩单
  • 英语等级考试10日开考 一科作弊取消全部成绩http
  • 高考状元谈数学复习:全力研究典型例题(1)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