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校长马培高谈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学校如何办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来源于办学者对教育活动的理性思考和对学校情况的全面诊断。”日前,18中校长马培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个办学者都要明确学校的角色定位和校情诊断、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这三个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在学校现有的基础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树立全面的育人观
“优质教育应该面向普通老百姓,为他们提供大众化的教育服务。”马培高说,优质教育并非“精英”教育,优质教育要树立全面的育人观。全面的育人观应体现全员性、大众性、公平性。一所好的学校,不是靠一两个尖子班打造出来的品牌,而是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全面的育人观应体现让每个学生受到关注,其内容包括:(一)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怀、尊重和重视,而不是某些优秀学生才能享受“特权”;(二)每个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获得发展,在个性、特长等诸多方面也能得到发展;(三)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学生分数不是评判成功唯一标准,学校应该创造多元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快乐和成功。
全面育人观的宗旨是每一位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并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成就学生未来
马培高认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应以“成就学生未来”为目标。因为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决定了教育必须适应经济、文化和政治全球化的需要。因此,成就学生未来,必须适度超前于形势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的人。成就学生未来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成就学生的和谐发展。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人”和“成才”是全面和谐发展中缺一不可的要素,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和谐发展。
其次是成就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潜质。现代教育应该给予学生未来社会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从现在起就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潜质。
再次是成就学生的“现在”。教育要着眼未来,就必须立足现在。只有成就学生的“现在”,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使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需要,展示才华。优质教育要有服务意识
“过去,教育较多是强调要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马培高说,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优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有服务意识。有了服务意识,教师才会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产生“质”的变化:
一是教师会关注和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需求,并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教师才会更加关注和深入地研究服务对象———学生,探索他们发展、成长的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三是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平等,为铸造学生的精神和人格提供有力的保障,而不是把教师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心理位置,甚至体罚、呵斥、轻视学生。
四是促进学校和家庭在一种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为学生发展共同努力,学校将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