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艘飞艇的内燃机油箱内一次性输入500毫升汽油,不仅可在40米—50米高空连续飞行3小时,而且还可载着30公斤的设备进行航拍。
这艘由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物理学专业王洪雷等5名大二本科生自主研制的氦气飞艇,10月29日在该校首次试飞成功。
在试飞中,该飞艇飞行平稳,机动灵活,完成了重复起落、俯冲爬升、前进后退和空中悬停等多个动作。
这艘红色外观的辣椒状飞艇主要由一个气囊和一个吊篮组成,上端的气囊由复合膜制作而成,下端的吊篮由铝合金制成,艇长6米,最大直径2米,容积8立方米,最大载重量约30公斤,装有摄像设备、遥控装置和用于安放仪器的实验平台三大部分。
王洪雷介绍,今年上半年,他们几名同学在一次闲聊中谈及地质考察之苦时,突然有人提议,建造一只飞艇来代替地质工作者实地查看地质地形、采集样本等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免除跋山涉水之苦,而且还可大大降低人们野外样本采集和地质考察的危险系数。
今年6月,5位同学一拍即合,自筹4000多元,决定自己动手建造一只他们梦想中的飞艇。为了节约研发成本,他们不但自主选购材料、设计主机、安装和调试设备,而且还用一个500毫升的矿泉水瓶来代替内燃机的油箱。
王洪雷说,他们“下一步打算带着飞艇参加学校运动会,让它绕着操场拍摄比赛的现场,并将所拍摄画面通过无线电传输到电视上,进行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