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问题最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一次,炮火所向,直指北大、清华,放炮的,是另外两所名校的校长。
3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两会”上表示,国家长期特殊支持北大、清华,“这不是国民待遇政策”。
4月4日,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重庆进行招生宣传时,向媒体表示,各地人为助长北大、清华“掐尖”,会埋没许多人才。
接受本报专访时,这两位校长表示,自己“炮轰”的不是北大和清华,而是长期隐于水面之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浮躁的社会文化
纪宝成:
不是清华北大多了,而是其他学校少了
本报记者 石 岩 万 静
4月10日,继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在重庆发表“对清华、北大的过度追捧会埋没很多人才”言论之后,曾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表达过类似看法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纪宝成出身于江苏农民家庭,1966年毕业于北京商学院,在湖北省的基层工作10年之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于1981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在人大,纪宝成从讲师、副教授一直干到教务长、教授,并先后在商业部教育司、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计划建设司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担任过司长。
学经济出身,又有多年高教教学和管理一线工作的经验,纪宝成喜欢用数据和实例说话。他的语速很快,喜欢用同义重复和排比关系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语调中的感情色彩很浓。但对于所谈论的问题,纪宝成恰恰最反对以情绪化的、激愤的发言方式代替严肃的讨论。
建重点,是一批,不是一两所
南方周末:您最早是在什么场合说“长期重点支持北大清华不公平”这番话的?
纪宝成: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方方面面的问题,朱(清时)校长和我的讲话实际上就涉及到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我最初谈这件事情是回答记者关于教育公平的访谈是提到的。
“两会”开始时对教育公平不公平有很多议论,当时我作为举例,曾经提到长期特殊关注一两所学校不是个非常明智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