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生就业难"实为难以如愿就业 为教育转型阵痛
来源:人民日报      2007-5-11 9:22:00
 
    3月12日,山东师范大学举办2007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近万名毕业生从早晨7点就开始在入口处排队等候购票。 

    又是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从有关部门的统计看,今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495万之众,比起2006年的就业峰值多出82万人,如此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能说不严峻。然而,作为即将跨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们该怎样面对这一局面?

    不是扩招惹的祸

    大学生并不过剩


    据教育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2006年达到410万,2007年将达到495万。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关注成了不争的事实。

    那么,我国的大学生拥有量是不是真的过剩了?是不是真的到了大学生没有用武之地?

    我国权威的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部门的报告认为,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这都是大学毕业生可以充分发挥的天地。

    如果拿大学现有量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目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数的5%,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一些高校负责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负责人指出,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实际需求看,大学毕业生根本不存在过剩的问题。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都有非常大的需求。以北京为例,今明两年将分别选聘3000名大学生“村官”奔赴基层任职;山西今年也将选派8000名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

    专家们比较普遍的意见是,只有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越来越快。虽然目前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大学扩招依然是大方向,是大势所趋。专家们建议,大学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才是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有关部门的统计也为专家们的意见提供了数据支持。目前,我国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800万至9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则大约是这个数字的一半左右。这就是说,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

    不要盲目夸大难度

    自觉调整就业期望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负责同志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形势下必然发生的碰撞。但从国家整体需要看,我们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不是多了。解决这个难题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需要学生认识到整体趋势,自觉调整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有学者尖锐指出,“大学生就应有体面的工作,从这点上看,我们的教育体制虽然前脚踏入市场经济,但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

    来自企业界的全国人大代表也呼吁,希望毕业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求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不要认为到基层、到企业就没有出路,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从最底层做起的。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跟踪。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期望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1/3左右的毕业生期望在3000元以上,1/5的毕业生期望在4000元以上。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有70%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北京等直辖市和沿海开放地区,近60%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工作,而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只有2%。来自大中城市的大学生竟有70%以上表示不能接受去小城镇或乡镇企业工作。在这些毕业生中,能够认识到应该调整就业观念和期望的比例更是少得可怜。

    有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也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难怪有人讲:“与其说大学生难就业,不如说就业难如愿。”

    有专家通过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事实上被夸大了。如主动不就业者,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均不能算失业;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还有许多方面,比如说,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等结构性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岛城大学语文教育存盲点 教育部称不过关难毕业
  • 台“教育部”研拟高中女生请产假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统一学籍
  • 深圳10万人配1名健康教育师 2010年85%普及知识
  • 用教育网游倡导“亲子娱乐”
  • 教育部提醒:谨防高教学历认证造假
  • 自费留学有三"拦路虎" 教育部支五招避"陷阱"
  • 教育部称大学开设语文课并非强制要求
  • 家有“逆子”的“另类”教育法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