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电(记者侯大伟)为了让幼儿教育更紧密地与民俗文化联系起来,日前,四川省成立了《构建川西民间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课题小组,尝试建立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四川民俗幼教课程系统”,以期能将这种幼儿教育新形式系统开发并能有效推广。
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是该课题研究之前进行试点的幼儿园之一,“拉大锯”“搓麻糖”“剪纸”“皮影”“川剧脸谱艺术”等四川的一些民俗文化都被纳入到这里的幼儿教育之中。
“拉大锯,扯大锯,家婆门前唱大戏”“卖麻糖,麻糖甜,一块钱。麻糖不甜不要钱,吃了止咳又化痰,身体健康脸圆圆,欢欢喜喜笑开颜”……每天课间休息,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会边唱民间童谣,边模拟“拉大锯”“搓麻糖”等生产和生活民俗。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教育三科科长钱莉介绍,现在很多城里的孩子知道“圣诞节”“感恩节”,知道哈里·波特,但却对身边传统的民间民俗知之甚少,也就更谈不上了解和传承了,希望通过推出这样的活动能引起全社会对民俗文化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