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假借学校名义欺骗学生消费
|
来源:新浪 2007-2-12 8:48:00 |
|
假借学校名义欺骗学生消费 消协提醒:家长要敢于拒绝与教育无关的消费
寒假已至,针对学生的促销活动也开始多了起来,一些企业更是利用学校的名义对学生及家长开展涉嫌欺诈的商业活动。 2月6日,嘉善12315连续接到学生家长反映,上海某保健品公司趁寒假只有小孩一人在家之际,打电话给学生,谎称学校搞免费检查视力活动,让学生带家长届时到指定地点参加活动。说是免费检查视力,实是某“视觉频谱治疗仪”的促销活动。一些家长一方面经不住促销员的“耐心”宣传,另一方面迫于“老师的意思”,掏钱购买。 2月3日上午,泗洲中学初一年级的胡同学在家接到号码是4339879的电话,说是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视力。2月4日他与母亲到了检查地点(嘉善某宾馆),十几名促销员轮番上阵,胡母称没带钱,促销员催促并陪同其一起去银行取钱后当场购买,但购买后与学校校长联系问询此事,校方答复根本无此事。胡母方知上当受骗。再打“4339879”,对方已不接电话。 2月6日,胡母向嘉善12315举报。12315快速分流经检大队,经检大队及时出击,派人对被举报场所进行卧底调查,现场发现有25名推销人员正在对70余名家长及学生推销某牌子“视觉频谱治疗仪”,执法人员立即增派人员对该场所进行查处,并当场查获某牌子“视觉频谱治疗仪”6台。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 为此,嘉善县消协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地方,任何与教育无关的消费活动,学校一般不会为之,即便有,学生家长也有权拒绝,还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举报;在没有学校明确通知的前提下,消费万万不可盲目,向校方问个明白后再决定消费与否,谨防他人假借学校名义促销。 消协还提醒广大家长:发现少年儿童视力下降或眼睛不适,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通过科学方法确定孩子是否近视。一旦检查确诊为真性近视,应尽快为孩子配戴度数合适的矫正眼镜,并尽量到正规眼镜店或医院验光配镜,以免因配镜不准导致孩子近视加深。通过准分子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近视是有适应症的,应到有资质的医院详细了解。不要听信虚假广告宣传,不要过分依赖药物、按摩、治疗仪等辅助治疗手段,以免延误治疗孩子近视的最佳时机。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