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教育公平越早越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1-20 8:41:00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

  当代中国有所谓“新三座大山”一说,指的是教育、医疗和房屋的费用过高,一般老百姓不堪重负。在这些问题里大学学费首当其冲,1999年扩招后,学费飞涨至年均五六千元,有的专业甚至过万,并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负担。社会关心的是,当 “大学八字开,有才无钱莫进来”时,还有教育公平可言吗?

  1月16-17日两天,世界银行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发展经济学地区银行会议”(Regional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这次会议以“高等教育与发展”为主题,议题之一正是教育公平。伦敦经济学院(LSE)的公共经济学教授巴尔(Nicholas Barr)在会议上发表了《高等教育财政:发达国家的教训,发展中国家的选项》的论文,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剖析了教育财政公平和效率的原理,并具体分析了学生贷款和教育公平等问题。巴尔关于学生贷款的观点笔者曾在本版介绍过,在此不赘,这里主要介绍他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

  巴尔在论文中一再强调,不可以孤立地看待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他强调教育公平指的不仅是上大学的公平,而是公民一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这包括从幼儿教育开始的所有阶段。巴尔认为,造成被大学拒之于门外的,有以下三种“缺乏”的可能:首先是缺乏金钱,因为家贫交不起学费;其次是缺乏信息,缺乏如何利用教育改变命运的具体而清晰的信息,因而作出不上大学的错误决定;最后也是最少人留意的,是缺乏基础教育,不少学生在走到大学门槛前早已被静静地淘汰掉了。

  巴尔说的缺乏基础教育这一条,指的正是基础教育的能否获得和是否公平,这在当前学费太贵衍生不公的讨论中谈论得不多,但却相当重要。试想,如果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便要进入劳动力市场以赚钱养家,他们连高中都没机会上,更有甚者可能连初中也无法完成,根本不可能走到参加高考、上大学这一步。即使部分幸运者能一直读至高中,却一直在劣势中成长,参加高考前已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当富裕家庭把子女送去英文幼儿园,交择校费让他们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国际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学琴、学舞、请家教辅助时,而一些贫困学生可能连学习上网收邮件也没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仅去讨论学费太贵令贫困学生没有均等的机会进大学是肤浅的,因为不公平早已存在了十几年。

  巴尔的论文引用了一个相当有趣的数据,英国的统计数据发现,在入读大学的英国学生之中,81%来自父母为职业人士的家庭,而仅有15%来自父母为非技术工人的家庭。这充分说明了教育不公平造成的差距早在基础教育时已产生,到了上大学的时候,政府能够做的其实已经不多了。在此情况下,要确保高等教育有经济效率和符合公平原则,巴尔提出了三大策略必须注意。除了大学不应划一收费和必须有一个设计完善的学生贷款制度之外,巴尔认为最重要的是以积极的措施推动教育公平,而以教育公平为目标投放资源,应该是越早越好,确定贫困学生不会从小学甚至幼儿教育阶段就被拉开了一大段的距离。

  巴尔这篇近两万字的学术论文的背景是三个月前世银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2007》。报告指出当前全球12到24岁的年轻人共有13亿,其中十分之一是文盲,将来全球失业人口中的一半将来自这一代人。报告认为,在投资教育上的犹疑将对本国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让“文盲”有机会上大学,首先当然是确保他有质量地读完中小学。

■相关链接  
  • 法制教育成效将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内容
  • 大学生结婚玫瑰好看不好折
  • “我只是尽了一个大学生的本分”
  • 拒绝“独立学院”学生竞聘就业
  • 孩子莫名受勒索放学后被困校园内 家长解围
  • 电子科大“辩论精灵”当选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 湖南首波学生客流高峰涌到 部分方向票额紧张
  • 小学生买保险后三个月内死亡,学校应否赔偿
  • 大学生奔波赶考公务员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