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山大学五年制、四年制医科专业的新生将在该校东校区(大学城校区)报到,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和护理学等10个专业的新生。他们将在东校区完成第一年的学习,之后回迁到中大北校区学习。校方表示,这一举措,有利于更好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资源优势,实现医科学生与文、理科学生的大融合。
“逸仙班”具体学习方案
第一年:基础课学习。
采用大基础平台+课程群选课,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打好厚实基础的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进行宽口径培养。
第二年:学科大类培养。
学校按学科群设置课程类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第一次选择,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重点加强学生的学科群基础知识。
第三年:专业课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第二次选择,分流进入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一级学科,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
第四年:科研训练和修读研究生课程。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期间安排学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第五~八年: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
按照博士生的学习研究要求考核和毕业。学校同时会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去交换学习或进行科研训练,引导学生形成兼容开放的文化精神,拓宽国际视野,做更优秀的人才。
中山大学2006招生计划
全国招生: 8250人(增长9.3%)
广东招生:4660名
特殊类招生计划数:约为500名
港澳台侨学生计划招生:270名
港澳台侨预科班学生:30名
特殊类招生
保送生:申请人数为249人,最终56人获资格
自主招生:1263份申请,拟定247人获资格
艺术特长生:364份申请,确定115名获资格
体育特长生:拟招收50名,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工作,资格名单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