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赵莉 报道:9日,楚天金报报道了《中小学校长信箱成摆设》的消息后,不少家长来电在表示共鸣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欲打破家校沟通难的尴尬局面。
信箱应定期向家长公示
家住五里新村的何先生说,他也曾向孩子学校的校长信箱反映过问题,但没有得到答复,学校的“沉默”最容易失去家长的信任。“不可否认,在校方面前,家长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家长深知向学校提意见、反映问题是自己的权利,但顾虑太多。”何先生称,学校应做出主动的姿态取得家长们的信任。
何先生建议,开设了校长信箱的学校,应该在每周一的晨会上,由校长亲自打开信箱,取出信件,并于当周向全校师生、家长进行问题回复。无论反映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都应该表个态,只有在校方的带动下,家校的互动才能形成。
设电子邮箱让家长真正“隐身”
在汉口永清街工作的黄女士表示,校长信箱最大的弊端是家长不好投放建议信,因为家长平日进校门要登记,如果通过孩子投放,也担心孩子受到影响。她建议,校方应该开设公共的电子邮箱,让家长“隐身”反映问题。家长的顾虑少了,反映的问题才会更加真实,校方也能及时回馈。这一建议也得到了一些学校的认同。
沟通是双方行为
采访中,有教育专家称,破除校长信箱的尴尬局面,关键要学会沟通。一方面,家校沟通是个双方互动的行为,互动不难,只要校方和家长都抱着“为孩子好”的目的交流,对立少一点,沟通便会通畅;另一方面,家校沟通不该局限于一种形式,设立邮箱、公布校领导及教师的电话、建立家校通联手册、保持家校互访,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家长有问题提出来,校方能耐心讲解,一来二往,沟通顺畅了,家校间的信任也就建立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