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中华文化交游列国 “文化外交”彰显大国魅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6-3-31 11:19:00
 
    中新社北京三月三十日电题:中华文化交游列国

  中新社记者应妮

  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到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从悠远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广阔的非洲大陆,耀眼的“中国红”令人目不暇接,以它的热情缤纷、丰富包容,让世界看

到一个极具活力和动感的青春中国。

  “中法文化年”开创文化交流新机制

  用“一场文化盛宴”来形容中法文化年一点儿也不为过。

  这个由中法两国国家元首共同确定的文化对话机制,二00三年十月至二00四年七月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二00四年十月至二00五年七月,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在这个跨了三个年度的大型展示中,人们看到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沉醉和痴迷;也看到法国印象派画展期间中国美术馆里人潮涌动、昼夜开馆的盛况。从香榭丽舍大街到万里长城,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文化的方式来对话。

  被胡锦涛评价为“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次全新尝试。它之所以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在于其时间跨度长、规模宏大和影响深远,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今后进一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甚至国际文化交流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启迪作用。

  及至今时今日正在举行的“俄罗斯年”,从文化扩展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全方位的交流,其中文化仍占有不可获缺的重要一环。

  “文化外交”彰显大国魅力

  二00五年十月一日,一个据称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节”在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开幕,美国各界名流纷纷前往捧场,前国务卿鲍威尔准时出现在晚会现场,欣赏着中国的京剧、杂技。二十六年前,邓小平也曾在此全神贯注地听了一曲由二百名美国孩童用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茶馆》首次登上美国的舞台。《茶馆》的美国之行历时整整一个月,相继在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洛杉矶等五座城市巡回演出,反响出乎意料的热烈。

  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总裁麦克·凯瑟说,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有待拓展,因此他把这次活动看作美中文化交流的新开始。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说,“我们在秋天收获了艺术,也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蒲通介绍,近年来,中国以主宾国身份参加德国柏林亚太周(二00一年)、中俄互办文化节(二00三至二00四年)、中法文化年(二00三年至二00五年)、在英国举办“中国文化年”(二00三至二00四年)、与爱尔兰办文化节(二00四年)、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中国艺术节”(二00五年)、以主宾国身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二00五年)、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节(二00五年)以及每年春节在伦敦、巴黎、哥本哈根等地举行的“春节品牌”活动。这些大活动的空前规模和社会效应超越了传统文化交流的意义,凸现了文化外交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传播遍亚非

  在亚洲,由泰国公主朱拉蓬倡导的“中泰一家亲”活动已举办三届,王室成员对中国文化的倡导与身体力行对促进中泰两国文化乃至双边关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亚洲艺术节已举办七届,得到了亚洲国家的广泛响应;去年举办亚洲文化部长论坛并签署《佛山宣言》;连续三年在亚洲开展打造春节文化品牌的活动。

  在阿拉伯国家,二00三年“中国文化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文化节”在科威特、叙利亚、约旦、土耳其和埃及五国成功举办。二00五年“海湾中国文化周暨新疆文化节”在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海湾五国成功举行。

  在非洲,二00四年在突尼斯、摩洛哥、埃及、毛里塔尼亚、苏丹等北非五国举行“中华文化北非行”活动。同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了“中非文化主题年”活动,在前后约七个月的时间跨度内,涵盖二十二个非洲国家和地区,规模空前,影响巨大,效果显著,被称为“中非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

  汉语、国学散播文化种子

  “中华文化热”裹挟着“汉语热”弥散全球,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在中国的召开,显然让这一话题更具学术性。据统计,世界上把汉语当作外语来学习的人已经超过一亿。在西方人眼里,孔子的再度崛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甚至有人把他早先提出的“大同世界”理想,其实就是今天“全球化”实践的预言。

  二00四年十一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成立。随后,美国、瑞典、法国、巴基斯坦等国也相继成立孔子学院。韩国中央大学的李贞顺教授说,目前韩国每一所大学都有中文系。而来自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的消息称,截至目前,全世界已开设了二十多所孔子学院,而中国的计划是在未来几年让这个数字扩大到一百所。

  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并重新拾回文化自信,再度被中国官方在如此正面、积极的意义上运用。

  随着“汉语热”、“中国热”在海外的兴起,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新一轮的中外文化交流热必将在二00六年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完)

■相关链接  
  • 闭关10年温瑞安重出江湖 新作《天下无敌》推出
  • 小学生为《科学》纠错 出版社奖她一本科普书
  • 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可代管毕业生户口档案
  • 洪山区打造职教联盟 并为毕业生开通就业信息渠道
  • 香港中业教育扶贫考察团来桂考察 承诺援建8学校
  • 沪上8所高校获准招收港澳台学生
  • 高考冲刺 别一味沉湎题海
  • 复旦、交大试点后南京大学拟跟进自主招生
  • “高分落榜”五大成因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