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肖瑞(化名)的学生流着眼泪告诉记者,她在2005年12月23日,送给老师一张自己做的贺卡,没想到竟遭到老师冷遇。两天前,她怀着复杂的心情,把这个布满灰尘的贺卡重新装进书包。在电话中,肖瑞哭着问记者:“我是否不该给老师送贺卡?我错了吗?”
肖瑞说,圣诞节前,她花了一天时间,精心为3名任课老师做了3张贺卡,23日分别送给这3名老师。一名老师看到她的贺卡后,根本就没有打开,当场拒收她的礼物;另两名老师拿到贺卡后,虽然笑眯眯地向她表示感谢,但随手把贺卡扔在讲桌上,从此再没有多看一眼。甚至班里的很多同学也在偷偷地笑她,一名同学骄傲地告诉肖瑞,他的爸爸在元旦前夕,送给老师两张购物券,老师当场就收了……
面对肖瑞的问题,记者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好告诉说,你做得没有错,可能是老师当时太忙了,已经忘记你送的礼物了。
随后,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众多家长表示,他们的孩子也有像肖瑞一样送贺卡被拒的遭遇。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作为一位工作繁忙的母亲,她对孩子的老师心存感激。因为老师们以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情感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时甚至比家长做得还要好。为了感谢老师在孩子身上的付出,父母和孩子一起制作或选购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送给老师,是一种互相勉励和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但对于老师冷落学生自做贺卡一事,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也经历过。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肖瑞提出的问题非常典型,也使老师感到非常尴尬。虽然自做贺卡不值钱,但这是孩子的心意,老师怎能伤孩子的心?
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在每年元旦、春节以及教师节前夕,各学校校长会给老师打招呼,叫教师不要收礼,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系列举措制止教师收礼,可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不让媒体曝光,校长和教育部门是不会管的。如果家长都能理性些,不去一味盲目赶送礼之风,教育部门也能采取有效措施,教师收礼现象是完全可以制止的,肖瑞的贺卡也就会被老师欣然接受了。(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