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索引:“我校是一所师资过硬、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民办外来工子女学校。”这是一份在南京市江宁区外来工集结场所广为张贴和散发的“招生通知”宣传单,宣传单是由“南京市江宁区民工子女益民小学”(以下简称益民小学)发出的。
然而,记者昨天调查发现,这是一所在填平的鱼塘上私自建设的“无办学许可证、无收费许可证、无建房许可证”的黑校,而且校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暗访】
简陋学校附近充满异味
连日来,快报不断接到民工反映,称益民小学在一些民工聚集地广发传单,大肆进行招生宣传,并拉民工到学校为孩子报名。民工们怀疑,该校有诈骗嫌疑。
昨天下午,记者找到了位于江宁双其路机场村后马场的“益民小学”。走过碎石满地的小道,穿过一片建筑垃圾,在一家散发着异味的养殖场附近,发现了“益民小学报名处”。学校主体建筑就是校舍,两层楼结构,从学前班、一年级至六年级全部都有,墙体上还悬挂着名人警句。每间教室就4盏日光灯、2台吊扇,所有教室里都空荡荡的,除了新挂上的黑板之外,无其他教学设施。几名建筑工人正在现场施工,安装门窗和粉刷墙壁。
“报名处”就是学校的“校长室”,在大门的右侧,三四个民工正在报名交学费,然后拿到一张盖有“南京市益民小学”印章的收据就走了。
【校长】
学校开学后就会合法了
记者以小孩想报名上学为名进行咨询,负责收学费的“沈校长”说:“我们正在办教学资质,已经报到上坊街道和江宁区教育局了,等桌椅明天到位之后,教育局就会来验收、发证了。”
为证明“师资过硬”,“沈校长”称,他们已签了9名教师。而在其拿出的教师简历中,记者发现只有4名教师的简历是中专和大专学历,也只有一个人的简历中注明“有教师资格证”。
“沈校长”称,不需要特别的程序,只要报名即可进入该校就学。“如果有学习成绩表也可以,你说上几年级就上几年级”。“沈校长”保证:“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我们有渠道获得大量的教材;学生转学、毕业等,我们都有正规的转学证明和证件提供;学生小学毕业后我们也有办法,就是考虑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再办一所民工子女中学,学生即可直接进入中学学习。”
“目前已经有近200人报名了,8月25日开学,9月1日正式上课。”“沈校长”坚称,“目前没有办学资质,但我的朋友(合伙人)跟区教育主管部门会打招呼的,开学后,学校就是合法的了。”
【街道】
益民小学存在安全隐患
“益民小学的地理位置非常复杂,地处白下区、江宁区、秦淮区交界处,小学所在区域的辖区管理较难划清,属于‘三不管’地带。”江宁区上坊街道办事处分管教育的副主任张蕾告诉记者,早在20天前,他们就协同区教育局、物价局前去调查,并已初步认定该校是无任何部门审批建设的“黑校”,“执法人员当时就将学校的所有票据、印章予以没收,把已报名的花名册进行了复印,并责令学校退还所收取民工的学费”。
根据调查,“益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约1.5亩,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教室16间,食堂、办公室等辅助用房10间。其中,占地面积隶属江宁区上坊街道机场村的部分面积,则原属机场村的鱼塘,被承包人私自填埋而改造成校园。
张蕾告诉记者,益民小学到目前为止,无办学许可证、无收费许可证、无建房许可证。学校面积小,环境差,建房基础不牢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办学条件和标准。该校建成后,已偷偷摸摸招收学前班及一至六年级学生近200名,并进行非正规的入学登记,学生主要是来南京务工的民工子弟。
昨天上午,张蕾等执法人员再次前去现场调查,与记者下午暗访时看到学校收取报名费不同的是,“我们上午前去调查时,学校负责招生的沈校长称目前学校只是接受咨询,未接受报名和交学费”。
【教育局】
招生宣传可以说是“诈骗”
在江宁区教育局职成科陈科长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了“益民小学”的“招生通知”。负责调查此事的陈科长表示,他们先前接到群众举报,前去这所学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其“招生通知”上的宣传几乎可以说是“诈骗”。“在江宁上坊街道,就只有一所上坊小学,没有第二所小学。这样的学校根本没来报批,我们也不会批的”。
在“益民小学”的宣传单上,声称其师资过硬,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这没有一点是达到的。”陈科长认为,他在现场看到的是,小学没有操场,教室不宽敞,每个教室内只有4盏日光灯,按照江宁公办学校的要求,教室内该配置16盏日光灯;整个学校包围在建筑垃圾和周围居民的生活垃圾中,学校内没有一点绿化,根本谈不上环境优美。而老师目前仍未到位,其所聘的教师是否有执业资格证书还无法核实,即使按照学校招生200人的标准,配备4名教师也是不够的。目前,学校的桌椅还未到位,怎么能向家长宣传设施齐全呢?将来所需的文化教育器材、体育设施甚至音乐课所需的器材如何保证到位呢?目前的该校设施已经不是简陋,而是根本无法“齐全”,这样的宣传,完全是诱骗家长前来给孩子报名。
陈科长明确指出,目前教育部门根本没有认定这个学校的合法性,在宣传单上所称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毕业证书,中途需要转学的可以在我校开转学证明”也纯属欺诈。
【知情人】
办学只不过是做生意
像“益民小学”这样的学校,果真能如其宣传的那样,“为暂住人口子女教育提供方便”而无私奉献教育事业吗?与该所学校的“沈校长”有过交往并且熟悉其操作宗旨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沈校长”所谓投资七八万建立“益民小学”也不过是“为了做个生意”。
这所学校的学费是每学期400至420元,乘车费每学期100元,伙食费每月60元。江宁区教育局作出如下计算:一般每个学期的书本费只有几十元,教师工资每个月600至800元还未必可以按时拿到,教学设备一般是二手的,而教材也可能是盗版的。因此,从学费中,该校就可以收取一笔利润。
“一般每个学生每学期可以给学校带来100至150元的收入。”知情人张先生说,“沈校长”此前只是个工厂的工人,没有从事过教育工作,其本人学历不会超过高中。而“沈校长”也曾想过让张先生一起合伙开这所“益民小学”,并给他计算了这笔账。“如果加上学校的小卖部、食堂,开办英语、电脑兴趣班,以及利用假日补课的费用,这些额外的收入是无法估算的。”
【民工】
让孩子上黑校是图方便
江宁区教育局陈科长告诉记者:“上坊小学是完全对民工子弟开放招生的,民工子弟入学后,和当地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不需要任何赞助费、借读费和其他杂费。”目前,江宁区已有8所现代化的学校对民工子弟开放,而且已有3000多名民工子女在这8所学校就读。外来人员只需要提供暂住证、务工证以及符合计划生育的证明等,即可就近入学。
据了解,江宁乃至全市都有公办学校开始开放接纳民工子弟入学,为什么“益民小学”还能招生到一两百名学生呢?
一些民工告诉记者,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进入公办学校的所需证件拿不全,比如没有稳定的工作,无法提供稳定的暂住地址,工作流动性很大,不会在江宁等地长时间暂住;二是入学孩子不符合计划生育的要求,不少孩子属超生;三是从长远考虑,比如外省的孩子跟随父母在江苏,必须要用江苏的教材,如果孩子再回原籍,则无法跟上家乡的教育进度,因此父母就选择进入此类民工子弟学校。
家长们也坦承,让自己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起上学,怕孩子会被人歧视,所以从一开始就打消了送孩子去公办学校的念头。而更多的原因则是,家长举家在南京打工,收入都有限,听老乡介绍之后,认为民工子弟学校对学生的各项收费会便宜点,学校也会考虑到学生家长的经济实力,在正常教学期间,不会对孩子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
【教育局】
欢迎有责任心的人办学
“我们同意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但我们希望是有责任心的人来办学,是要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任的人管理一个学校。”江宁区教育局职成科陈科长不无担忧,“益民小学没有合法报批手续,就无法对其管理和监督,对其教学质量进行业务指导,他们也无法对新的教学内容把握,如何去教育好学生,这对民工的孩子也是一种不公平!”令陈科长更为担忧的是,如果“益民小学”收取了学费,负责人突然携款走了怎么办;学校开设到一半,开办人资金链断了,如何给孩子们一个交待;孩子使用了盗版教材,学习了错误的知识,对孩子的未来是何影响?如此种种,“对民工子弟的未来负责”也是陈科长要力促社会力量办学合法化的依据。
昨天下午,南京市教育局负责管理社会力量办学的王光礼科长表示,在江宁区教育局进一步确认调查结果,并形成文件上报市教育主管部门后,他们将会组织白下、江宁、秦淮三区的教育局以及其他部门协同执法,联合查处该非法办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