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武术课考段位成为当前时尚。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复旦第十届东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获悉,复旦大学在全国首创高校武术段位制,学生上完体育课(武术),可以参加段位考试,获得国家认可的段位证书。目前,已经有600多位大学生通过考试拿到段位证书,成为校园“武林高手”。
“高校武术段位制借鉴《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段位内容和晋段形式来教学。”复旦大学体教部副教授、高校武术段位制课程创建人花妙林说。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初高校相继开设武术专项课,一直沿用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简化太极拳的“老三套”教学模式,由于内容单调,学生很快丧失兴趣。
段位制模式将武术课分成了拳术、器械、太极、传统、攻防技能等5大类10个项目,教学内容来自《中国武术段位制》二段技术的套路与攻防技术。即使没有任何武术基础,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能通过学校向武术初段位评审委员会申请,安排晋段考试。
习武表现是武德考核重要的一环。在课程期末,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上课态度包括对教师是否尊重,对同学是否友爱互助、对武术的热情程度来综合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尚武崇德”的精神。“武术要内外兼修”花妙林副教授指出,武术的考核也是考验学生人品的过程。一个学生功夫再好,如果武德欠缺是不能通过考核的。目前复旦大学已经全面实施体育武术段位制课程。
武术课段位制开通后,学生上课热情大步提升,考段风靡校园。据统计,复旦体育(武术)课在改革前的选课率只有70%,而采用段位制教学模式后,选课率达到了150%,大部分学生都是冲着段位证书来选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