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浙江省,最近以省委决定的形式,在全国率先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把突出农村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其中的重点任务。
刚刚结束的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详细制定了“教育强省”的目标体系。具体目标包括:到2010年,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15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并建设一批全国重点优势学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到2020年,争取形成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发展支撑体系,城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和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使浙江的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省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建成“教育强省”,还需着力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浙江省提出,将通过3年努力,使70%的县市区达到教育强县标准;从今年起至2007年,省和地方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重点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堂宿舍改造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这五大工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优化农村教育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办学水平,确保所有农村孩子“念上书、念好书”。
与此同时,浙江将重点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努力,打造高等教育品牌;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相结合的“浙江模式”也将继续保持特色。将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年招生数1∶1的结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