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借读,成了上名校“捷径”
来源:南京日报     2005-8-9 11:39:00
 

  中考招生,部分分数不够的考生如何上重点高中?“借读”,成为有门路家长的一条“捷径”。所谓“借读”,就是先找一个学校挂个学籍,然后找个重点高中借读……

  低分进名校家长选择“借读”

  成先生孩子中考考了480分,他认为孩子此次成绩不好,主要是临场发挥失常,于是想方设法到一所录取分数线在530分以上的知名高中上学。成先生说,自己的朋友和该名校领导关系很硬,可让自己孩子先找所学校挂个学籍,再到那所名校交3万元赞助费,然后作为“借读生”报到上学。这样一来,虽然学籍不在名校,却可享受名校名师优质教育,对孩子有利。反正高中文凭并非是最终文凭,只要高考拿到好成绩就行。有关人士透露,类似成先生这样打“如意算盘”的家长,每年约有2000多人。

  薄弱学校五六百人空挂学籍

  想在名校借读,首先要解决学籍问题。据记者多方打听,一些生源较差的三流学校成为考生空挂学籍的“最佳去处”。空挂学籍如何操作?记者以家长身份拨通了某中学电话。“我孩子中考440分,想在你们学校挂个学籍,然后到其他学校借读,不知可不可以?”“可以啊,不过我们学校今年录取线是450分,440分还差一点,要稍微多收点钱。”“要交多少?”“2000元。”当记者问到空挂学籍有无风险时,接电话的负责人称,学校每年空挂五六百个学籍,“从没一个出过问题”。有关人士分析,接受挂学籍的学校本身生源情况差,挂学籍目的在于经济利益。据了解,今年每个学校所谓的学籍管理费不同,一般在1800元到2000元左右。以一个学校空挂500个学籍计算,一个招生季节下来,就有90万到100万元进账。

  名校收借读生是无奈之举

  考生借读的都是名校。而教育部门对名校收借读生有名额限制,进名校借读“考”的是家长的“本事”。一位名校校长透露,每个学校借读生名额是招生计划的5%,如学校计划内招400人,借读生的招生名额是20人。这20个名额基本给合作关系单位子女、教职工子女及各类“人情条子”瓜分了。据了解,南京此类借读生收费一般按扩招标准收费,也就是不超过3万元。此外,常规学杂费还是要交的。按理说,既可获利又不影响学校推进率,名校是非常乐意的。但一些名校校长对此表达了他们的无奈。有校长分析,通过借读让孩子进名校主要原因是孩子成绩不好,又想接受名校教育;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中考时因偶然因素造成发挥失常,不甘心把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就读。前种情况进名校的孩子因为基础较差,高考成绩上升幅度不大,接收这类学生完全是看人情。而后一种孩子是适合借读的,由于有较好基础,最后考上理想大学的机会很大,学校也乐意接收。

  教育部门采取措施控制借读

  对此,市教育局中教处王卫处长说,借读属于择校的一种。市教育局对此正在采取措施控制和规范。首先要求借读生须取得正式学籍,由录取学校开证明后,借读学校才能接收。对挂学籍的学校,则要求挂学籍学生必须达到学校录取线。以前出现过学生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也在学校挂学籍,或者已被某一学校录取但是又在另一学校挂学籍等情况,今年教育部门表示将对此进行审查。

 

■相关链接  
  • 教育部:研究生收费明年全面启动是不可能的事
  • “准收费令”击退不少考研生名校搞试点掀波澜
  • 南京专一批次今晚开始投档 降分幅度不超30分
  • “护同一条河”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启动
  • 同方思科提升原创品质 加强软件版权观念
  • 武汉中招补录 只录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
  • 借读,成了上名校“捷径”
  • 专一高职院校今晚开始录取
  • 北京近期考试安排(自考,成考,计算机等级考试)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