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素质教育难实施,都是老师素质低惹的祸?
来源:光明网     2005-11-3 10:23:00
 

  “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已经成为当下中小学教育中不争的事实。对此,有人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师的素质不高。而笔者以为,这种观点不无偏颇。

  首先搞素质教育,还是搞应试教育,权力不在教师。

  在当下的中国中小学,一校之内,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对教师,校长都有绝对的“发言权”。学校是搞素质教育,还是搞应试教育,并非是教师说了算,决定权掌握在校长乃至教育局长手中。即便是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如果校长、局长办学思想不端正,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政策”,仍坚持以学生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来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的业绩,那么教师和学校依然会把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奉为“法宝”。更为让人忧虑的是,在当下的中国中小学里,“站着教学”的教师并不很多。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如果校长要求教师进行周周考,月月考、单元考、章节考,要求教师节假日补课,很难有几个教师敢于公然违抗。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很多学校都是把教师“听不听话”作为评价优劣的根本要件。实事求是地说,以崇尚“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教育价值观念在许多中小学校远未形成。笔者以为,如果教师不能够“站着”教学,素质教育则恐怕无法站立起来。

  其次应试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

  谁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一个学校、一个地方,有了高的升学率乃至高的重点大学升学率,校长和局长才有业绩和政绩。为了提高升学率,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不断强化应试教育。曾经纷纷扬扬一时的南京“素质教育之痛”事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南京市的高中教育在整个江苏乃至全国都是领先的,但是由于这几年摈弃了补课和大量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等应试教育的惯常做法,结果升学率竟然被下面的“县中”赶上。不得已,南京市的部分高中学校又恢复了补课。无独有偶,大连市前不久也曾出台了中小学“早八晚五”的作息制度以及周六周日禁止补课的规定,这个对学生、对开展素质教育极为“利好”的制度安排,不但没有得到大部分家长的支持,反而遭到一些家长的“质疑”。一些家长说:“学校放学那么早,又不允许假日补课,要是孩子考不上大学,谁负责?”无奈之下,有关部门不得不作出妥协,又恢复了以前的作息制度。当应试教育像一面巨大的天幕笼罩着学校的时候,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无疑会异常艰难。在这个时候,最需要一批坚定的敢于以自己的“乌纱帽”作代价的校长、局长在应试狂的潮中挺起脊梁,做广大教师坚强的后盾。然而,环顾整个教育界,愿做中流砥柱者恐怕不是很多。相反,推波助澜者倒比比皆是。

  第三、如果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那么教师素质的提高根本就无法很好地实现。

  提高教师素质,一是靠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二是靠教师自我学习。毫无疑问,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事实上,一旦老师被绑上“应试教育”的战车,则很少有时间去学习、读书、思考和研究。

  且不说,当前的继续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严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但就这时间就无法保证。很多学校,为了不影响教学,往往把老师的继续教育时间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本来老师已经忙活了一周或是一个学期,可是到周末或是假期又要疲惫地去听课接收培训。自然效果不会很好。再说教师自我学习。《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了“一日为师,终身挨骂?”的记者采访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一个化名叫单清的老师说,从早上6时20分起床到23时30分睡觉,这期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没有一点时间属于她自己。还是这篇文章,一个化名叫李丹的老师,其每天的作息表也几乎和单清惊人的相似。如此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你又怎么能够让老师静下心来去读书、思考和研究?又如何让老师通过自我学习提高素质?教育改革这么多年,为何难以推进和深化?原因之一,就在于“重压”之下的一些教师对教育改革已经失去了激情。当前,“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过日子”是许多一线教师的真实写照。没有闲暇,教师焉能静下心来研究教学?缺乏自由发展空间的教师,又怎么能够奢望他们头脑中时刻闪耀出教育创新的火花?不给教师“减负”,学生的负担又何时能够减得下来?日益加剧的负担不但把教师的心灵逼上羊肠小道,也使学生失去了喘息和休整的机会。如果不能为教师营造一个心灵自由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素质教育的真正推进和深化将会异常困难。

  笔者以为,在高考选拔制度没有更大改变之前,在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由“升学率”决定的考核制度改变之前,要想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关键的还在于端正校长和教育局长的办学指导思想,提高校长和教育局长的素质。正所谓:“纲举”方才能够“目张”。如果我们的校长和教育局长不能够成为素质教育的坚定信仰者、坚定支持者和坚定实践者,不能够成为广大教师背后的最有力的依靠者,即使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依然无法“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相关链接  
  • 素质教育难实施,都是老师素质低惹的祸?
  • 考研也是考验
  • 美国硕士国际奖学金项目开始申请
  • 获取英名牌中学奖学金需具备哪些条件
  • 签证有变 美国留学敏感专业详细列表
  • 美女留学 看看美女在哪里是最最安全
  • 俄“光头党”频袭我留学生
  • 四个一定助你出国留学顺利获签证
  • 留学生问题:是金子还是垃圾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