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处理好五大关系为社区教育铺路
|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07-4-18 12:02:00 |
|
社区教育是指居民社区主导的教育形式。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构造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社区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特定区域的一种教育,社区教育代表了对既有制度化教育进行改造、对区域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种社会化努力,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有形和无形的围墙,提升了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作用。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为了促进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在社区教育体制机制的建设中,需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和赢利性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凡是属于公共服务的事业,政府就应发挥主要的作用;凡是属于赢利性的事业,就是由市场发挥主要作用。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教育是多种教育形式的组合,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既包括普通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既包括青少年教育,也包括学前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终生教育等等。其中既具有赢利性质的教育,如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也包括公益服务性的教育。这种状况给政策制定带来一定的难度。实际上,目前我国接受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如儿童、在校学生、下岗职工、进城务工的农民、退休的老年人等。主要内容是提高弱势群体的能力,丰富弱势群体的生活。因此,不论从接受教育的对象看,还是从教育的内容看,应该将社区教育作为公益性教育。从总体上看,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社区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但在社区教育发展的初期,更需要政府在政策和投资上给予更多的投入、引导和扶持。 处理好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正规教育之间的关系 社区教育不可能代替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只是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的补充。但是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方面,社区教育发挥着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社区教育从自身特点出发,着眼于全民性、终身性,为全体居民终身参加学习提供条件;着眼于素质教育,为提高居民的就业、文化、科技、精神文明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服务。因此,我国社区教育的总体发展目标应是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街道、居委会、企业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全面构建全员、全程、全面的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设成一个“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 处理好社区教育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和公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要加强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社区教育的启动阶段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但随着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可逐步淡化,社区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可逐步交还给社区,实现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在社区教育建设中的职能,一是管理,即把握社区教育的方向、原则、重点等根本性问题,建立一个责权明确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全国的社区教育工作,拟订全国社区教育规划,组织全国社区教育工作的协调交流,并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二是服务,即在政策制订、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环境营造上,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依照法律、法规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自行开展社区教育。三是协调,即加强政府的协调作用。政府在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中也要转变职能,不能包办代替本应该由社区自治组织通过居民自治解决的事,尽可能地减少直接干预,淡化社区教育管理中的行政色彩,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指导,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区教育是全民教育,应当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重视宣传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报刊,加大对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宣传社区教育在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群众整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让人们认识到“人人都是受教育者、教育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教育的付出者”,培养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共同营造一种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有权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因地制宜地搞好社区教育;促进“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处理好政府加大社区教育投入与开拓社区教育经费来源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社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主要靠的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机制及相关的政策安排,因而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财政性资金拨配制度,进一步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力度,使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具有能基本满足需要的教育场所和设施,为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好物质基础。但是,社区教育的投入仅仅靠政府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可通过采取政府投入、部门分担、社会捐助、受教育者承担一部分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办法,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投入多元化机制。总之,要坚持财政支持与广开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多渠道筹措经费;打开思路,增强市场意识,通过优质的教育服务,向社会各界争取各类资源。因此,社区应当逐步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多方面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筹措社区教育资金的积极性,弥补政府经费投入的不足。政策、法律也应为多方筹措社区教育经费提供支持和保障。 处理好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的关系 增加社区教育投入、改善社区教育的办学条件、培养和建立一支长期从事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社区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学制度不正规,为社区教育建设一套完整的教学设施,培养一支无所不包的师资队伍是不现实的。需要在改善社区教育办学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根据社区教育需要,进一步拓展现有教育资源的功能,挖掘潜力,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根据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组建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体、以兼职和志愿者为补充、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此外,还要注重对社区教育专职管理人员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社区教育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社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并以此构筑一个覆盖面宽、效率高、功能强的社区教育网络。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