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聚焦湖南“两基”:残疾学生不缴费 黄金地段给学校
|
来源:红网 2007-4-17 13:14:00 |
|
编者按:为了总结湖南“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推动“两基”工作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日前,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联合开展聚焦“两基”系列报道,红网记者全程报道。
此次采访主要内容为建设“教育强省”、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解决农民工子弟就学等几个方面的典型。今天推出第一篇《湖南"两基":浏阳残疾学生不缴费 黄金地段给学校》。 红网长沙4月16日讯(记者 刘怡斌)“教育强市是关系到浏阳百万民众的民生之本!”近日,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浏阳市响亮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这是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宏伟目标以来,全省县市级的首次响应。 “贱卖”黄金地带 位于浏阳市繁华地带的浏阳一中,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学校。 “这里可是一片风水宝地,当初,许多地产商纷纷看中这里!”浏阳一中副校长陈新春指着眼前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教学大楼,显得十分兴奋。 在浏阳的基础教育发展中,浏阳市政府曾面临着一次次决择。

(浏阳市的中小学生们在校园里认真学习) 一块市中心占地140多亩的黄金地,是建立房地产还是建学校?浏阳毅然选择了建校,将这块评估价达2900多万的黄金地,以1500万贱卖给浏阳一中,于是一所标志性高中拨地而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浏阳面临着学生入学高峰的困境,不扩建学校吧,孩子没地方读书,扩建吧,高峰期过后校舍设施将会闲置。在面临两难时,浏阳选择了扩建,实现了高中翻一番的目标,解决了读书难问题。 浏阳市教育局局长肖长礼说,现在算起来,校舍设施五年后闲置的损失最多一个亿,但减少了6万文盲,这笔投入是值得的。 率先提出打造教育强市 浏阳河学校是浏阳市城区一所初中学校,所在地原来是一个花炮厂。 花炮厂关闭后,这块黄金地如何处置?是建一个公园,还是建商品房? “许多人没想到,这里建成了一个学校。投资一个亿来建一所初中,说明市委市政府很有气魄,十分关心教育工作!”浏阳河学校校长傅建华说,该校的目标是要打造“三湘第一名初中”。 日前在浏阳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浏阳率先在全省确立了“教育强市”的目标,计划在未来的4年里,增加教育投入2亿元,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十五年教育。使3至5岁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儿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含职高)毛入学率达95%以上。全市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农村寄宿制中小学100%建成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学校。职业教育与普高招生比例大体相当,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残疾学生不交一分钱 在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156名特殊学生正无忧无虑在校园里学习、生活。 学校校长周能武告诉我们,从2006年起,在这所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上学不需要交一分钱,从小学到高中,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免费教育,并且从2004年起,户口在本市范围内的该校学生全部纳入低保对象,每年可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360元。 浏阳市政府对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学生给予深切的关怀。1997年,市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将残疾人健康、教育、生活福利作为整个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采取优惠办法和必要措施,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促进特殊教育与普教、成教、职教协调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做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之人,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因地制宜,开设了足部按摩、园林艺术等职业校本课程。 如今,该校已有58名学生获得劳动部门颁布的技能等级证书,学生毕业后,既可获得学历证书又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