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球第一所网上孔子学院,是中国在美国创建的第八所孔子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密歇根州立大学和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创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依托密歇根州立大学在外语教育及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先进教育理念,利用中央电大在远程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以及密歇根州虚拟高中的教学平台,通过网络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让汉语和中国文化进入美国主流学校。
5.“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启动
2006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关于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的通知”。该项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参与项目实施。该项目主要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并进行数字化学习型乡镇、社区和企业等典型应用示范。项目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并提交项目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项目旨在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
6.上海远程终身教育系统落地社区
2006年6月,上海远程教育系统首次落地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10万居民可在居委会和地区图书馆任意选学各种课程。“天网”、“地网”、“人网”汇成的知识流,涌入了这个被上海市教委命名的首批学习型社区实验基地。远程教育分站和中心站免费提供上网服务,居民可使用分发的上海教育资源库体验卡进入知识宝库,各取所需。上海教育资源库以数码方式收藏了中外各国各年龄段的优秀教材,涵盖婴幼儿和老年教育、职业和技能培训、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内容包括外语、艺术、健康和医疗卫生、体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居民们称远程终身教育为“不见面的老师”,是“知识的加油站”。
7.中国教育科研网格项目宣告完成
2006年7月中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2所知名高校联合承担的教育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项目在京通过鉴定并宣告完成。据介绍,经过十多位专家近3年的联合攻关,该项目已整合了全国13个省市、20所重要高校的大量网格资源,成功开发和部署了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计算流体力学、海量信息处理和大学课程在线等5类应用网格,聚合计算能力超过每秒16万亿次,存储容量超过170TB(1TB=1024GB),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网格之一。由7位院士参加的9人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建立起了资源共享、配置灵活、跨学科、跨地域的高效网格环境,系统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培训近两亿人次
2006年7月底,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各试点省区共建成乡镇和村级远程教育站点19万余个,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近两亿人次。按照中央部署,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于2003年4月着手进行,目前已整合开发出一批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开发制作的教学课件经专家评审,合格入库7030个;制作的专题教学课件367集,并在卫星数字专用频道陆续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