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国农大校长陈章良与中关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卫签署了《共建中国农大留学人员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协议》,按照协议目标,正式启动的“中国农大留学人员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将力争在三年内将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具有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特色的一流留学人员现代农业创业基地。
据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消息,建设“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促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加快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 为了加强对“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的指导,中国农大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成立了“中国农大留学人员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共建领导小组”和由农业和生物领域的院士、企业家科技专家学者等组成“专家委员会”。同时,按照北京市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相关扶持政策,基地将对入驻企业提供优惠服务和辅助资金支持。 按照协议,“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将在创业、投融资、生活、物业等方面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12项服务: 1、为入驻的每一个留学人员企业,第一年免费提供40m2孵化场地,第二年后以优惠的价格收取房屋租金,一般孵化期限为3年; 2、为入驻留学人员企业提供财务、法律、税务、工商、培训、企业运营管理,以及项目推介、项目融资等方面的服务; 3、中国农大科技园设立总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的“留学人员创业投资基金”,具体实施依照“留学人员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4、中国农业大学校内资源将充分对入驻企业开放,为入驻的留学人员企业开放实验条件、图书阅览、体育运动和餐饮等各方面的服务; 5、为方便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中国农业大学将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临时周转用房20套,用于解决留学人员临时安置问题,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为留学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便利,解决留学人员的后顾之忧; 6、现代农业创业基地按照北京市政府提供的有关优惠政策,协助入驻留学人员办理身份认定、购房、购车等方面的具体事务; 7、组建“留学人员沙龙”,为留学人员交流和了解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国内经济情况、国家各项政策等提供机会。“留学人员沙龙”将制定相关章程,规范运作; 8、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将向中国农业大学推荐属国家重点支持的留学人员项目,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相应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争取更多资源支持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的项目、产品研发; 9、协调全国农业高校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内合作委员会等资源为留学人员提供与地方的合作; 10、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地区和涿州农业科技园区为现代农业创业基地提供中试实验场地; 11、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知名专家、企业家作为现代农业创业基地顾问,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有关管理、运营和选聘高级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各领域的优秀科技专家为留学人员企业的高科技产品研发提供指导和咨询; 12、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将推荐基地内企业的优秀留学人员、管理者、经营者和研发人员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和研究员,为学生提供创业前的辅导。 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还将对进驻“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的企业,在创办和经营过程中给予8项支持: 1、管委会留学人员服务总部将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纳入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积极为现代农业创业基地推荐留学人员入驻,组织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及入驻企业参加园区的各种交流活动和会议; 2、留学人员企业注册公司时,在申办营业执照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管委会给予优先办理和支持。同时,协助入驻留学人员办理身份认定、子女入学、购房等事务; 3、管委会对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内建设的公共创业环境和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人民币200万元; 4、管委会按照入驻企业每户2万元的标准给予现代农业创业基地一次性补贴,以支持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发展; 5、通过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的筛选和推荐,入驻企业可以申请获得管委会设立的留学人员创业发展资金,帮助新创企业启动发展; 6、对入驻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的优秀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可以享受管委会制定的留学人员贷款贴息和担保政策; 7、对于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留学人员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管委会将按适当比例配套投资; 8、由管委会协助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培训工作人员,熟悉、掌握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相关政策。 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关村管委会还将根据入驻企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论坛、项目交流推介会、联谊等各种活动,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服务。双方将共同支持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的发展建设,积极关注并努力协调、解决现代农业创业基地运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为实现成为国际一流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这一目标,“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将逐步发展规模,并重点培育出一批能够达到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到2005年底,争取入驻高质量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达30家,2006年底超过100家。力争在三年内将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具有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特色的一流留学人员现代农业创业基地。 |